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稳中有进 结构性改革措施效果初显

四川日报 2016-08-01 07:27 大字

□本报记者 祖明远

扫描

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上半年,绵阳经济交出合格答卷——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7.43亿元,同比增长8.2%,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居全省第5位。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源于经济运行中积聚的稳增长因素逐渐发力,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效果初步显现。

上半年,绵阳市出台了《绵阳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5个专项工作方案,从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共推出113项措施,在做好落后产能“减法”的同时,推进创新产业“加法”,为绵阳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亮点

“两新”产业是主力军

7月中旬,位于绵阳市高新区的川汽新能源汽车基地,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已建好;产品开发方面也已有T70、C30、C31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未来将形成年产12万辆乘用车的生产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上半年绵阳工业稳定发展,主要指标均好于预期。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5.3%。“两新”产业是其中的“主力军”。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03%,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5.13%,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产业增速均为两位数。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绵阳产业布局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2015年11月,绵阳出台了《绵阳市工业重点产业及布局方案》,确定了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8个“两新”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县市区(园区)的主导产业布局,如江油市重点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梓潼县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食品及深加工生物医药等。

全市“一盘棋”统筹布局,“两新”产业得以成为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补短板

入境旅游者2248人次,同比下降22.27%

原因分析:

2016年上半年,绵阳旅游业依然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217.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32%。但与快速增长的国内旅游市场相比,入境旅游市场却在下滑。绵阳上半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248人次,同比下降22.27%。背后的原因有二:一是绵阳旅游的主力军为省内游客,出游方式以自驾游、近郊游为主;在团队游客中,省内游客比重也高达89%。二是绵阳还缺乏具备相当国际知名度的旅游产品。

对策措施:

绵阳的对策是整合资源、优化旅游产品: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一步将推动成立绵阳旅游发展委员会,调动更多部门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推动绵阳旅游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在产品形式上,绵阳将以打造国际精品景区为目标,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力度。同时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实现空铁联运、空巴换乘、公铁对接和旅游集散中心体系的无缝衔接;加快扶持培育山地度假、研学培训、低空旅游等新的旅游业态项目。

新闻推荐

梓潼从严从实谈整改

本报讯(白福家赵银熙)梓潼县检察院近日结合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召开了领导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

梓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梓潼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