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梓潼:三治协同 共创和谐

绵阳日报 2016-08-03 20:43 大字

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资料图片)

本报讯 (赵建蓉 记者 赵斌 文/图)今年来,梓潼在总结2015年全市首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示范经验基础上,在全县开展“三治模式(法治、德治、自治)”实践,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丰富基层社会共治成果,形成以村(社区)自治为主体,多元共治为方向,坚持法治为保障的“三治协同共创和谐”基层治理新模式与新路径。

深化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实践,拓宽社区居民的自治领域。该县大力推行村(社区)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将群众性自治空间和自治内容拓展到社会公共生活的诸多领域。最近,定远乡白岩村村民董开康每天都会拿上一根3.5米长的竹竿前往村道施工现场,履行他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职责——用这根竹竿测量村道建设宽度是否达标。在定远乡,董开康这样的村务监督员有62名,他们主要负责村级财务、产业发展、项目工程监督等。这62名监督员共同组成该村监委会。村监委会主任不仅有权列席乡、村组织召开的各种会议,而且有权对一般信访问题进行调查。

为提高监委会的业务水平,该镇对委员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10余次业务培训。目前,各村监督委员会参与监督村级事务50余次,协调处理各类矛盾90余件,向村两委反映村民意见建议35条,其中80%以上的意见和建议都被采纳,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

在德治方面,梓潼要求各地加强村(社区)、社会组织、村(社)工人才、村(社区)志愿者、群众和驻村(社区)单位“六联动”,强化群众共治。根据村(社区)实际情况,广泛成立了诸如护绿、环保、联防、宣传、助老助幼等不同服务内容的志愿者队伍。同时,强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力度。各乡(镇)要综合运用好项目购买、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多种财政支持形式,扩大社会组织获得满足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财政资源,激励它们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激活他们发展活力,形成村(社区)居民、公共机构、社会组织“三赢”局面。

为关爱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许州镇天宝村组建了留守儿童服务队和养老服务队。养老服务队除了为全村24名留守老人提供理发、剪指甲、洗衣服服务外,还组织老人聚餐、为老人们表演文娱节目,定期组织老人参加体检。留守儿童服务队则不定期组织队员到各留守儿童家中慰问,并不时组织留守儿童聚在一起谈心、交流,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在法治方面,梓潼要求落实依法治理,强化法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重点解决涉及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尖锐问题,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同时,覆盖普法宣传,夯实法治基础。村(社区)“两委”成员带头学法,建立普法教育档案及台账,成立法治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及社区法治宣传小组,开展群众性普法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载体对社区干部和群众进行法治培训,促进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严格依法治村(社区),促进村(社区)和谐。严格依照法律法规,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管理,促进村(社区)各项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使各参与村(社区)治理的主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正确处理涉法问题。

今年以来,金牛街社区推行“居民户联动”机制,让社区居民广泛地参与到社区事务管理和服务中来。该社区组织机构划分为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小组、居民户联动组、居民户联动户。通过户联动机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关心、参与社区各项事务的热情,变过去居民办事干部说了算为你的邻居说了办,干部只是把握政策和法律关,真正实现了居民事居民自己办。

新闻推荐

绵阳市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项目建成将有效解决农产品买卖难及质量安全等问题

本报讯昨(8)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去年绵阳市被列入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城市,并获得400万元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经过为期一年的建设,绵阳市2011年度省级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项目全面建成,并顺利通过验...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