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更示警 江油民间的消防往事

华西都市报 2014-11-23 19:26 大字

重华场最后的一位打更老人苟精中

千百年来,从大中城市到乡野小场,街房商铺民居都是竹木建筑,彼此相连,居民做饭烧水用燃料,都是干燥树木块及松柏树枝叶,堆放杂乱,一家失火,往往殃及左右三五至十来户,瞬间便成一片灰烬。所以,过去民间十分重视预防火灾的发生,采取过多种措施。

打更示警天天讲

笔者儿时,大约在1955年前后,家住川北地区江油县(市)重华场(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时能听到“苟打更”的声音,他连敲三下铜锣,便长声幺幺的叫道:“二更锣响——,惊动街坊——缸要水满——,灭掉灯光——床上的烘笼儿快掂下床啰——!”每前行七八十米便如此一次。这是全乡场唯一也是最后一位苟姓“打更匠”在向居民报告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醒大家预防火灾。那时钟表稀贵、罕见,家家户户用水缸蓄水,煤油灯照明,夏季用火把驱走蚊虫,冬天用篾烘笼装炭火灰烘烤被窝,很容易引起火灾,为此由一名打更匠一年三百六十天,每晚一个时辰二小时一次四次提醒,很有必要。预防火灾的确做到了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打更匠”的选用,由乡场德高望重的工商大户代表议定一名为人忠厚,经济困难,家庭拖累小的中老年或残疾人担任,带有照顾性质。每逢场天下午收场时,自个去商铺挨户收取工钱,一家三五分不论,每月收入十多元以敷两三口之家基本生活。1950年代中期,苟打更年老多病,不时由十五六岁的儿子苟精中代替,1956年合作化后,可能是工钱筹集无人衔接,打更不觉停止。1964年,重华场的最后一位打更匠苟精中被招收进县城公共汽车运输公司当了工人,十多年前退休回到家乡,县每月有两千元左右退休工资安度晚年。

门悬沙袋处处防

那时,我还看见重华场家家户户临街大门侧边上方高挂着二三个沙袋,装有河沙六七十斤,若有人家缺失,街道居委会主任、居民组长乃至旧社会的保甲长,也会三天两头催促补上。据大人们讲,沙袋的作用是如有人家失火,全场大人小孩都能取下自家沙袋奔赴事发地点,将河沙撒向着火点。全场三四百户有十多吨沙子,真能起很大作用。这与当今一些商铺、机关单位大门侧悬挂的红色泡沫灭火器东西不同,作用有大有小,道理是一样的。

设置石缸保太平

水火不容,灭火需水。1950年代中期,重华场江西馆、禹王宫、南华宫等七八座寺庙、会馆大殿前,均设置有两个大石水缸,每个大约长2.5米,宽1.2米,高1.5米,可蓄水4吨多约100担。石水缸正面刻有篮球大小“太平缸”三个楷体浮雕大字,配饰有花草、

动物、人物及花边图案。此

外,乡场上十多家工商大户及袍哥大爷家里,各有二三个天井,天井中也设置有石制水缸,用石板镶嵌或整体掏制,长方形,半圆形或圆形形状各异,体积二三立方不等,可蓄水三五十担,比寺庙会馆的小巧精致,正面雕刻着福寿老人、白鹤闹松、喜鹊闹梅、喜剧人物或花鸟等浮雕图像,栩栩如生。缸内有假山花草和观赏鱼,洋溢着生机、灵气,给人以闲适、优雅感觉。一旦发生火灾,石缸蓄水便派上了大用场,当然,这也是设置石缸的主要目的。1958年后,乡场上的消防水缸被拆作大炼钢铁炼铁炉底座、水库水渠渡槽底板、农作物用氨水池等,个别私家石缸连同房屋被机关单位占用,幸存至今。

建庙祭神求护佑

在三千多年前的商纣时期,人们将天空中一颗红似烈火的星辰名为火星,亦名回禄,因其运行无有规律,又称荧惑,认为他主管着人间的火事,为其广建寺庙予以供奉。江油老县城武都镇及商业重镇中坝,建造的火神庙占地面积各达十余亩约八千多平方米,规模大于其他寺庙及县衙门。县以下的重华场过去分属梓潼县重华乡、江油县星顺乡管辖,各自建有一座火神庙。重华半边街火神庙占地约八亩五千多平方米,建有乐楼(戏台)、前殿及后殿。中小乡场则建一小庙,或在其他寺庙内供奉一尊火神,谁也不敢怠慢这位神灵。相传六月二十三日为火神回禄圣诞,地方头面人物和士绅大户,要提前沐浴、更衣、戒斋,到时齐聚神庙,燃香上供,跪读贺词,祈求保佑街房、山林安全,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1952年土地改革中,全县数十座火神庙收归国有改作它用,老县城武都镇的改作国家粮站,中坝镇的先后改作县委机关、党校用房,重华场的先后改作区人民医院、公社卫生院,青林口场的改作国家食品站,计划收购、宰杀生猪,供应肉食,2000年前后食品站破产,略加维修恢复原貌

1990年代起,江油城乡公有、民用房屋,普遍重建为水泥钢筋楼房,虽然火灾事故大为减少,但消防意识却继续保持着,旧的消防方式方法也随着时代的进步改进。 肖定沛

新闻推荐

老君山:清代最大的“军工厂”

江油老君山:明清时期,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药原料生产基地。当年储存火药的天雨洞●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前后,大小金川第二次战役进入最惨烈的阶段,为攻克土司修筑的一座座高大坚实防...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