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文通镇—— 著名史学家故里 偏远山乡民风尚学

绵阳晚报 2021-04-10 10:50 大字

位于文通镇石牛庙场方华村的蒙文通故居

蒙文通故居门上的木雕

石牛庙场场口附近的锅凸顶

文通镇黑坪场全景

位于石牛庙社区场外的红军纪念碑

翻开最新版盐亭地图,会发现一个新的镇:文通镇。2019年,将原黑坪镇和石牛庙乡大部分村合并后,设立了文通镇。

有20000多人口的文通镇地处绵阳市盐亭县、梓潼县和南充市南部县交界处,镇上的公路连通了盐亭县富驿镇、南部县店垭(现已改名桐坪镇)等地。

记者从盐亭出发,在大兴转到盐店路,经过40多公里路程之后,就来到了文通镇。文通镇黑坪场坐落在山垭上,有不同方向的道路连接着其他乡镇。

文通镇民风淳朴,虽地处偏远,但从这里却走出了一位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935年,红军也曾在这里留下珍贵记忆。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毅胥江文/图

1历史学家蒙文通故里

2019年底,黑坪镇与石牛庙乡的大部分村合并,设立了文通镇,“文通”之名,来自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

蒙文通(1894-1968),原名尔达,字文通,在中国古代史及古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造诣很深,成就甚高。

盐亭有着浓厚的崇尚学习的氛围,即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石牛庙乡也不例外。蒙文通五岁入私塾,1906年又随其伯父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五年后被选入当时国学最高学府四川存古学堂。蒙文通进入学堂后,刻苦钻研国学,且不拘于大师们平时所言,课余自行购置大量书籍,广涉经、史、子、集,对四库全书也开始涉及。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蒙文通即执教于多所大学,四十年代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兼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所研究员、学术委员。

蒙文通在中国古代史及古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一生。蒙文通先生之子蒙默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主攻中国民族史,对西南民族史的研究很深。蒙默从四川大学退休后,于2005年完成了父亲文献整理并出版了《蒙文通全集》。

在石牛庙社区方华村,记者找到了蒙文通故居。蒙文通少年时代曾居住过的老宅历经岁月沧桑,显得有些陈旧。“蒙家后人一直居住在成都,”一位当地老人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个四合院,前几年,蒙文通的后人还曾回到这里来探访祖屋。

2红军在石牛庙的战斗

在文通镇石牛庙场十字街中心,矗立着一座红军纪念碑,上面记录着红军在这里领导当地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据介绍,1935年3月29日,徐向前总指挥率红四方面军长征突破嘉陵江,兵分六路进军,第六路军沿南部、剑阁、盐亭和梓潼西进,会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

4月6日,红四方面军一小分队50余人从剑阁元山交界处分水岭到盐亭县北石牛庙乡锅凸顶山侦察敌情,在附近金鼎山与敌激战,击败了前来围追堵截红军的国民党反动武装民团大队彭文朗等几十人后,返回石牛庙乡驻扎3天,宣传讲演党的政策,发动群众、张贴标语,打土豪、分田地,在石牛庙乡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石牛庙乡苏维埃主席梁长友、王朝坤等,在红军张任明、赵天珍领导下,发动群众将没收的粮食财物等分发给穷苦百姓,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红军走后,彭文朗率民练团丁疯狂反扑,多人遇害。尽管如此,但红军沉重打击了地方反动武装势力,唤醒了民众,在石牛庙乡播下了革命火种,乡民继续坚持与顽敌斗争,直至盐亭解放。

在石牛庙场附近的锅凸顶山上,至今仍保存着红军战斗遗迹。为纪念这段珍贵历史,1988年8月1日,县委、政府在盐亭县石牛庙乡场镇北街修建了“红军纪念碑”。在距石牛庙一公里的山边,记者还看到一座更为高大的红军纪念碑,镇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座纪念碑修建于2017年,当地还计划在这座新的纪念碑旁的广场修建红军纪念馆,目前正在进行建设前的招标工作。

新闻推荐

3000多年前的蜀人已经开始使用丝绸

3000多年前的蜀人已经开始使用丝绸2000多年前,成都平原发达的丝绸织造业,为北方丝绸之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令四川成...

盐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