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哪家好 杂柑地里来 PK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7-17 06:44 大字

□本报记者 罗敏

“施加了壮梢肥后,夏梢枝条粗壮,长势整齐,效果还不错。”7月14日,台沃科技集团农资经销经理李运洪来到位于盐亭县巨龙镇天水村的果园“打卡”。自去年10月以来,李运洪一周至少要来两次查看果树长势,进行管护。而这样的规律“打卡”,除了李运洪,还有来自其他6家农资企业的经销经理、农技人员。

据了解,为探索全县杂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从去年10月份起,盐亭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有技术实力的农资企业,在四川天水缘生态农业公司杂柑种植基地开展“盐亭县杂柑种植集成技术对比试验示范”,7家农资企业分7片地块,通过对幼树、挂果树实施三年的综合管理技术,最终以果品、产量论高下。

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汪志告诉记者,杂柑是盐亭县重点发展的水果产业之一,全县种植面积约6万亩。“既然是全县重点发展的水果产业,就需要有成熟、配套的优质丰产技术作支撑,我们从顶层着眼,以大比拼的方式看实际效果,最终为种植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让种植户免于走弯路。”汪志说。

该片对比试验示范区所处的杂柑种植基地核心区,依山傍水,绿油油的果园一个接一个。走进试验区,经过大半年的生长,柑橘幼苗已长成高六七十厘米的幼树。汪志穿梭在果林中查看长势:“虽然才过了大半年,但是已经能看出一些差距了,有的树冠枝叶茂盛,有的就显得稀疏,有的叶子颜色深,有的就略浅。”

有对比,就会有“伤害”。汪志坦言:“我们也是顶着压力来开展这个比拼,毕竟谁都不愿做得罪人的事,可是肥料如何,技术如何,还得靠实际效果来说话。”他说,尽管压力大,但对于全县的扩面种植、高质量发展而言,又势在必行。

四川嫘乡杂柑农业产业联合体理事长陈奉兵表示,现在农资产品五花八门,很多种植户无从分辨,没有选对好的产品,技术跟不上,最终结果是果子品质差,卖不出好价钱。“通过农资企业集成技术的比拼,就是为推广使用提供客观依据,大大减少种植户试错成本。”

汪志介绍,此次参试的农资企业包括盐亭县穗丰农资有限公司、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国光农资有限公司、梓潼县沣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每家企业开展3亩红美人、春见、丑柑等品类柑橘的幼苗至坐果期全程试验,并选取近十株已坐果果树开展品质提升试验。

“我们有信心赢得这次比拼!”四川国光农资有限公司大区经理兰金珠说,他们有专研柑橘的科研团队全程“护航”,“盐亭当地土壤为沙壤土,必须进行有机质改良,通过施生物菌肥,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植株才能蓬勃生长。”

李运洪同样信心满满。他为果树生长的每一个阶段拍照片、视频记录。“生长期要观察叶颜色、大小、厚度,观察茎高度、叶间距等,才能及时有效管护。”他介绍,试验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植物保护、农机农技服务等一揽子轻简高效的科学种田解决方案,通过柑橘优化配方营养套餐,针对性地为柑橘生长提供所需的多种中量与微量元素、氨基酸和植物生命性因子等。

“最终我们会邀请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从坐果率、果实膨大速度、果重、口味等多个方面来综合对比,到2022年,或者不用那么长时间就能见分晓。”汪志说。

新闻推荐

盘活土地资源鼓起群众腰包

灵星村党员在撂荒地上种杂柑整理买回的杂柑苗□本报记者李锦辉文/图近几日,盐亭县永泰镇灵星村热闹了起来,新栽下的杂柑长...

盐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