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盐亭唱好为民服务“三部曲”

绵阳日报 2013-06-21 03:13 大字

本报讯 盐亭县围绕“为民服务·筑梦圆梦”,充分结合实际,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唱好为民服务“三部曲”,使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受欢迎的实事,凝聚了跨越发展建设生态强县的巨大精神力量。

实施领导干部“入田间”,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盐亭县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始终围绕“为民服务”筑梦圆梦这一主题,充分结合实际,创新开展“三同四百”活动,使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真正成为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受欢迎的实事。

盐亭广泛开展了领导干部入田间,帮助群众实现“致富梦”、“新农村建设梦”等系列活动。县委书记陈朝先、县长袁明率先垂范,分别深入石牛庙、洗泽等偏远乡,夜宿农家宣讲中国梦,访民情、议发展,深入田间插秧、割麦、搞田管,30多位县级领导与群众“结穷亲、交朋友、拜老师”,与农村基层干部一道开展抢种抢收、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

3000多名盐亭县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家庭和田间,广泛开展“送知识、送技术、送信息、送法律、送健康以及助贫、助残、助孤、助老、助学”的“五送五助”活动,送去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等1万多条,帮助群众抢种抢收5000多亩,办实事好事5000多件,送化肥、种子70多吨,资助现金100多万元,帮助化解农村各类纠纷2000多件,把党的关怀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群众纷纷赞扬说:“党的优良作风又回来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更加富强,人民将更加幸福,盐亭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选派年轻干部“进社区”,“面对面”宣传服务群众。

盐亭县从县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388名80后党员干部到县城社区当义工,每周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不少于2小时的困难群众帮扶、关爱留守儿童、社区治安维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对下派干部实行编入一个网格支部、认领一个社会公益岗位、加入一支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联系一户困难社区群众、接受一次社区党组织评议的“五个一”管理模式,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挂钩,教育引导广大年轻党员干部珍惜岗位、崇尚事业、敬畏人民、愉快奉献,选派的年轻干部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1000多件。

将个人的“成长成才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年轻干部通过“进社区”的锻炼,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一位女干部告诉记者:“看到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开展社区党员“走街区”,宣传引导服务群众“实打实”。

盐亭县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从县城10个社区“大党委”中抽调260名党员到主要街道、交通岔路口、车站、广场等地,配合公安、城管、运政等部门执法人员一同执勤;通过设置劝导岗、发放宣传单、开办宣讲会等方式,大力开展文明劝导、低碳出行、爱护家园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切实增强建好城市、管好城市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做“中国梦、城市梦”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建设绿色畅通、显山露水的生态县城献计出力。

截至目前,县城老城区限制摩托车、拖拉机通行政策已全面实施,近3000辆摩托车得以整治,“两江”治污成效显著,县城交通秩序大大好转,县城环境明显改善,赢得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市民们喜形于色地告诉记者:“我们的街道更加漂亮了,环境更加美好了,生活更加幸福了。”

唱好为民服务三部曲,凝心聚力谋发展,“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活动给盐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这片绿色的“热土”上,抓工业、抓城市、抓农业产业、抓项目、抓落实高潮迭起,到处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可喜景象。

(本报记者 张晓明)

新闻推荐

梓潼污水处理厂项目通过环保验收省环保厅验收组日前对

梓潼污水处理厂项目通过环保验收省环保厅验收组日前对梓潼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日处理1.5万吨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组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环保...

盐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