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无处不在 从科技视角再看“双 11”
● 产的水果都能卖出去、卖得好,这是如何做到的?
● 瘦香肠比肥香肠在线上更受欢迎,这是如何“猜”到的?
●“尾款人”秒变“收货人”,这是如何办到的?
看趋势
白色夹克外套、牛仔裤、运动鞋,一只耳朵挂着无线耳机,手里时刻拿着平板电脑。这一身“极客”装扮,很难让人察觉出杨虎是一个卖香肠腊肉的老板。
11月12日,杨虎在平板电脑上看着“双11”的售卖数据。“这几天订单量每天破万,销售额比预期超了6成。不出意外,今年我家的香肠腊肉在天猫的销售量会是全国第一。”
杨虎的身后,是修建在绵阳市三台县的自动化工厂。“生猪进去,香肠出来。”数字化生产线上的情况,在他手里的平板电脑上一目了然。
“智造”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管理上的便利。“还有大数据销售情况分析,让我们更了解大众口味。”他介绍,根据销售大数据反馈,仅香肠辣度这一个指标,就调整成了5种,以应对不同的消费群体。
“双11”走过13年,变化的不仅是交易数据,更是背后支撑其滚动的“智”造趋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文 寇敏芳
智慧售卖
企业和农户乘上“云”快车生产端和销售端有了更精准对接
“以前农产品销售大多以传统零售、采摘体验为主。自从有了‘云’和大数据,我们打开了线上渠道,果子再也不愁卖。”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吕祺介绍,今年“双11”,镇里水果销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增幅?在京东科技(东坡)数字经济产业园大楼内,眉山市农业大数据中心数智大屏上的信息不停跳动。
通过对眉山市及东坡区整体电子商务情况分析,数智大屏对本地的特色水果做了深入分析,掌握了热销产品在全国各省(区、市)的销售情况和趋势。“哪些产品饱和,哪些需要增量,很直观。”吕祺说,在这些数据的帮助下,生产端和销售端有了更精准对接。“不浪费资源,产的都能卖出去。”
这些数据具体是怎么用起来的?6月,京东云围绕永寿镇“水果采摘产业带+电商小镇”发展思路,联合当地政府在线上搭建起“中国特产·永寿镇馆”。通过C2M反向定制、农产品上行以及直播带货等形式,打开了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云”上销路。
在今年年中的一场直播带货中,永寿镇就售出4500余单土特产,成交金额达24万元。半年来,永寿镇特色水果“云”端销售额已近200万元。
“眼下,不少企业和农户乘上了‘云’快车。去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左右,今年能达到1.7万元左右。”永寿镇永胜村党委书记郑学超说。
今年,绵阳腊肠在天猫平台的整体销售规模是去年的2倍,这一趋势还在不断攀升。这背后,也有大数据的“智力”支撑。
蜀腊记创始人周小安就通过大数据发现了此前售卖情况无法突破瓶颈的原因。“作为土生土长的绵阳人,我觉得香肠就应该有一定的肥油,咀嚼起来才有味道。”但来自天猫平台的数据却显示,线上消费者更喜欢吃健康、低油的香肠。
今年“双11”,他对产品的油脂度进行了调整。“效果很明显,线上的销量是去年的两倍多。”周小安说。
智能生产
生产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黑灯工厂”颠覆传统手工制作
“我的最终目标,是希望我们的工厂能变成‘黑灯工厂’(高效自主运转的无人工厂)。”看着工厂玻璃幕墙后的生产线,杨虎说。
“目前我们在三台县的自动化工厂各环节主要靠数字化设备自主运行,但少数环节仍需人工干预。一块腊肉的生产周期,与全手工过程相比,缩短到了三分之一。”杨虎盘算,如果所有环节实现自动化,这一时间将缩短到四分之一甚至更低。
不仅如此,产品品质也在提升。通过数字化监控与新工艺处理,腊肉中容易出现的有害物质苯并芘的含量被降低到了零。目前,杨虎正在与阿里云探讨合作,逐步实现“黑灯工厂”的目标。
在杨虎的工厂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口味实验室”。他介绍,下一步将推出与时尚圈合作的“联名款”香肠、腊肉,“这可能成为今后的一个重点走向。之前我们就和草莓音乐节一起联名了‘草莓味’香肠,销量超出了预期。这些产品都出自这个实验室之手。”
杨虎认为,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大家在购物上的个性化需求也更加突出。“香肠、腊肉的‘智’造,抓住受众的敏感点往往有奇效,今后我们将生产更多个性化产品,满足消费者们的更高需求。”
更智慧的生产方式不仅仅体现在厂商,平台本身的“智慧度”也在不断提升。
每年购买流量洪峰是“双11”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需要同时追加大量计算资源保障平稳顺畅。11月11日,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发布一组数据:今年“双11”,阿里巴巴大促峰值的计算成本相比去年下降50%。
程立介绍,在应用100%云原生化的基础上,今年云原生技术继续进步,在线业务容器已达百万规模,大幅优化交易链路,提升了计算效率。
国产自研芯片也开始大规模应用于“双11”战场。
今年,平头哥自研含光芯片作为算力主力支持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商搜索,其中淘宝平台100%的AI算力由该芯片提供。相比传统GPU,使用含光800芯片运行的算法效率最高可提升近2倍。
“‘智’造应该着眼于提升用户体验,为商家降本增效,推动相关产业的变革发展。”程立说。
智慧物流
快递增长30%无人智能分拣让快递更“快”
每年“双11”,对于电商和快递企业来说都是一场“大考”,揽货、分拣、寄送,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直接影响派件效率。今年,各大快递公司深度运用智慧拣货、智能分拣设备、大数据预测等多重手段,助力快递加速奔跑。
11月12日,德阳广汉“亚洲一号”物流园区内,近百台机器人设备“背”着货物在货架内24小时穿梭。机器人从拿货到将货物送到工作台,都是以分钟级的速度完成。它们依靠遍布地上的二维码规划、引导路径,依靠自带的传感器避免碰撞,保证了运送货物时互不干扰。
广汉“亚洲一号”是全国第一个拥有重载机器人的智能仓储园区。“‘双11’订单量是平时的10倍左右。”物流运营负责人张富洪介绍,“有了机器人的帮忙,大大改善了之前人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状况,提升了仓库的自动化程度。”
据省邮政管理局预测,今年“双11”期间,全省收投快件将超过4.7亿件,其中寄出快件近2亿件,同比增长30%左右。
如何应对快递包裹高峰的到来?11月12日,在圆通成都转运中心,记者本以为会迎来人头攒动的场景,现场却只听得到自动扫描机的滴滴声,以及干脆丝滑的包裹落袋声,整个生产线只有5个人。
“是不是今年货比较少?”“不少,预计今年增长30%左右。”转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双11”前,圆通自主研发的无人化大件分拣设备正式在成都转运中心出港区投入试运营。以前超过3千克的大件货物都要通过人工搬运转运,新的分拣取消了矩阵人工分拣工位,整个库房除了装卸车人员及少数管理人员以外,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同时,该设备减少了包裹在转运中心的操作环节,将此前的7个环节减少到3个。
目前,该设备运转速度可达3米每秒,每小时可分拣快件近3万件。从前,一个包裹从卸车到装车需要90秒左右,目前仅需 45到55秒。
黑科技加持下,效果显著。“前一天晚上才付尾款,第二天中午就到了,快递就像‘埋伏’在家附近一样。”“饭都没吃完呢,手机就收到了!”不少网友感叹,一觉醒来,“尾款人”秒变“收货人”。
“智慧度”还带来了更绿色的物流环境。今年“双11”,菜鸟智能切箱、绿色回箱、碳账单等绿色物流技术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通过优化纸箱型号和推荐合理的装箱方案,智能切箱算法支持菜鸟全行业仓内包材推荐,平均减少使用15%包材,仅在菜鸟仓一年可为5.3亿个包裹“瘦身”。
“用更智慧的技术,打通生产、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为大家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这是‘双11’带来的更重要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勇坚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传涛)“太感谢了,20年的大难题终于解决了!”近日,当事人李某来到三台县法院,将一面“人民好法官为民办实事”的锦...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