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 “育”出好生态好“钱景” 三台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

绵阳日报 2021-03-09 07:45 大字

初春时节,行走在三台县观桥镇万福村,松柏挺立,漫山苍翠,空气清新。“以前山中都是杂树杂草,上山连路都找不到,火灾隐患也大。”村民王世元告诉记者,实施森林抚育以后,清除了杂树木和乱草,种植的松柏长势良好,空气质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种树容易养护难,如何提高森林效益,是三台县林业管护部门长期以来积极探索的课题。近年来,三台县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把森林抚育经营作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探索科学经营公益林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林分生长,以此统筹森林数量增长和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

□何君刘玉明文/图

造管并重量质并进探索森林抚育新路径

草木枯荣,山还是那座山。但在村民王世元的眼中,通过森林抚育后的山坡更加苍翠了。万福村是曾经的省级贫困村,村民王世元在毗邻遍布松柏的山坡发展种养殖业,取得不菲的效益。用当地群众的话说,林茂了山绿了,生态环境好了,种啥养啥没有不成的。

三台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有林地面积131.49万亩。森林分类经营区划为重点公益林30.70万亩,其中集体和个人所有的重点公益林30.24万亩,均为人工林。由于“一户多山,一山多主”林地零星等多种原因,全县的中幼林经营粗放,自然整枝、枯死现象多,森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急需开展森林抚育、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森林三大效益的发挥。

“我县森林资源特点是纯林多,混交林少,由于中幼林经营粗放,森林生长已受到严重影响,急需引导林农和森林经营者走向集约化经营,加大森林抚育力度。”三台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展介绍,近年来,该县积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全面启动森林抚育经营工程,林业生产逐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林业也由过去重造轻管、重量轻质向造管并重、量质并进转变。

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以来,三台县根据森林资源状况,以及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分布情况,坚持“集中连片安排,确保具备一定规模,便于抚育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的原则,分别在观桥镇、郪江镇、鲁班镇、新生镇、新德镇、中新镇、三元镇、富顺镇、永新镇、芦溪镇、北坝镇实施森林抚育。

实施森林抚育,按照林木采伐管理原则,先检尺、公示后再科学砍伐,这样提高了森林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促进了保留木的生长。

同样的那座山,林还是那片林,只是抚育前后森林的效益却大不一样。“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情况得到扭转,生态环境更好了,各种动物也出现了。”观桥镇党委书记周光权说,通过森林抚育有效地提高抚育林分的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更好地改善了林区生态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同时在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方面也日益强大。

“森林抚育经营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吸纳劳动力多,通过安排当地农户和林农季节性就业,有助于解决农民就业困难和收入水平低等问题。”李展说,森林抚育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林分生长状况,增加森林蓄积,同时也为促进山区林农增收致富提供了持久动力。

科学抚育集约经营林分改善林农增收

随着森林抚育工作的稳步推进,三台县林分质量显著提高。据该县自然资源局统计,2020年,抚育区林木每公顷年生长量达5.88立方米,比未进行森林抚育的林木增加0.78立方米,生长速度加快了15%以上。林木生长旺盛,病虫危害减轻,林下灌木和地被物结构合理。

“病虫害少了很多,米枣树生病的情况减少,米枣质量也得到提升。”对于森林抚育工程实施带来的好处,新德镇崭山村党委书记文伯毅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崭山村是有名的旱山村,过去山上刺槐、柏树等林木较多,山体破损比较严重,一下雨就会出现滑坡现象。实施森林抚育后,树种上了,山变绿了,一些去掉灌木杂草的地方还能补种根系发达、耐旱的枣树,村民可直接从中受益。

“通过不断补种,全村枣树面积达到2600多亩,年产米枣800万斤,产值达1800万元。”文伯毅说,没有杂树木的遮蔽和病虫害,近两三年补种的枣树生长速度提高了20%以上。

据了解,自全面启动森林抚育工作以来,三台县已完成抚育面积14.22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42%,解决就业人数近30000人。如今,生态效益的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化作笑容,写在广大林农人员的脸上。

林分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林内通风、透光增加,林木生长营养空间扩大,林地生产力明显提高,森林的碳汇功能显著增强。同时,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几率降低,森林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的多种功能提升。

林分改善带来生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该县紫河镇红花园村,山林葱茏,雾霭氤氲,产业园若隐若现,让人很难将它与曾经贫困落后的贫困村联系起来。

红花园村地处深丘地带,全村人口1786人450户,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该村基础设施落后,加之缺乏支柱产业,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是省定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53户153人,2014年人均收入2248元。

2015年,该村引进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整村流转土地,采用“公司+科研院校+基地+电子商务+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群众以产业脱贫致富。经过近4年时间的发展,如今,占地面积2500余亩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养颜水果种植区、林下养殖跑山鸡场等项目已粗具规模,基地内542户林农,实现户均增收2300余元。

“这里环境非常好,非常适合发展康养和乡村旅游。”基地负责人陈志勇告诉记者,红花园村森林覆盖面积达70%,植物种类有80多种,负离子浓度1800个/cm3,是天然“氧吧”。

目前,该村正积极申报四川省康养基地,而这正是得益于该县在实施森林抚育过程中,采用科学、集约经营的有益探索。近年来,该县以林形成的生态旅游、生态康养基地正蓬勃发展。

“以保护、利用和充分发挥天保工程区公益林的综合效益为目标,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是我们一贯的坚持原则。”三台县自然资源局局长丁昌明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开展公益林森林抚育工作,持续探索科学经营公益林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林分生长,达到科学经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目标。

新闻推荐

殴打妻子的情夫致重伤 男子获刑8年

种种迹象,让身为丈夫的刘伟(化名)隐约察觉到,妻子可能和他人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为了证实,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谎称自己要...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