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民政局积极构建“1+N”农村公办敬老院联合体

绵阳日报 2021-02-01 08:36 大字

三台县民政局以构建“1+N”农村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为目标,着力推进基层民政服务机构“片区化”“集约化”建设、乡镇公办敬老院运营改革和探索建立“3211”养老服务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1推进基层民政服务机构“片区化”“集约化”建设

大力建设‘1+N’农村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即1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N个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逐步形成“综合体+区域发展”服务模式。整合机构设置后,将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敬老院收归县级直管,成立县级养老服务机构,统筹敬老院建设发展和改革创新等事务。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将中心集镇布点合理、基础设施好、服务质量较高、群众反映较好、发展具有一定潜力的敬老院进行改造升级扩大规模,构建33个乡镇区域性养老中心。

2全面推进乡镇公办敬老院运营改革

对全县范围内乡镇公办敬老院引入第三方力量进行运营,激发了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提升了有效供给。选择23所地理位置较好(距离场镇较近)、基础设施较完善、规模较大的敬老院,按照“东南西北”四个片区进行设置,通过修整后用于安置本院及周边敬老院特困人员。整合完成后,剩余32所空置敬老院进行改造,用于社会化运营,进一步投入老年病专科医院、失能失智老人护理中心、临终关怀中心等项目。

3探索建立“3211”养老服务模式

在芦溪镇试点探索建立“3211”养老服务模式,“3”即搭建三级服务平台,架起养老服务“供需桥梁”。由三台县民生医院进驻芦溪镇敬老院,设立老年科,依托乡镇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闲置村委会建立“中心—站—点”三级服务平台,其中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特困人员、社会托养人员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照料服务。同时,利用闲置的原芦溪镇计生服务站,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站,服务站在日间为高龄老人、散居特困人员和残疾老人等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休闲娱乐场地、营养餐食等服务,服务点主要对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路途较远且行动不便的老人定期开展剪指甲、理发、健康体检、代办、代购等服务。

“2”即建立两支服务队伍,打通养老服务“关爱经脉”。建立巡访服务队伍和养老服务队,对全镇8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及分散特困户全覆盖巡访和提供设施、餐饮、咨询等服务。巡访队员实行一对一“打卡”服务,实现全覆盖巡访。

“1”即建立一套服务管理办法,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络”。制定巡访服务制度,明确巡访队伍、志愿者、巡访服务等责任和义务,建立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服务台账,对服务内容实时登记、分类监管,推动养老服务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1”即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助力养老服务“落地生花”。通过开展慰问救助、维权保障、结对帮扶、睦邻互助、文体娱乐、临终关怀等活动,解决老人生活孤单,生产生活方面不便的现实问题,切实把关爱送到老人心坎上。

(杨羿黄友勇)

新闻推荐

三台县:多措并举做好食品生产环节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为进一步做好食品生产环节疫情防控工作,绵阳市三台县市场监管局以高标准、严要求力促食品生产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