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变脸艺人王浩天绵阳收徒

绵阳晚报 2019-11-19 07:46 大字

王浩天(中)夫妇与部分弟子合影

圈内同行表演川剧变脸助兴

16日中午,绵阳川剧变脸艺人、绵州金钱板非遗传承人王浩天举行收徒仪式。在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金钱板传承人朱长贵和川剧变脸大师丁强等嘉宾的见证下,他收下来自三台农村的民间艺术爱好者郑玉兰、常战为徒。

■记者张登军文/图

痴迷变脸

两弟子都来自农村

当天上午11时,记者赶到王浩天收徒仪式现场。王浩天带着郑玉兰、常战,与前来的嘉宾和圈内前辈问好,并就川剧变脸、金钱板的表演技巧进行交流。

今年53岁的郑玉兰是三台金石人,从小就喜欢唱歌、耍魔术。16岁中学毕业进入当地文工团,上世纪90年代文工团解散后外出经商,到2014年才回到家乡,重新登上演艺舞台。2016年9月的一天,在一个演出现场看到王浩天表演的川剧变脸后,萌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

对郑玉兰的要求,王浩天没有明确表态,“年龄偏大,学起来有难度”,但他不忍心拒绝。那天,他送给郑玉兰一套变脸的脸谱和服装,讲了变脸的基础要点,让她在家里练习。几个月后,郑玉兰基本掌握了变脸的技巧,虽然“动作有点生疏”,但这还是让王浩天惊喜不已,从心里默认了这位弟子。

常战今年21岁,三台建设人,读小学时偶然看到川剧变脸演出,就在心里埋下了学习变脸的梦想。中学毕业后,他在绵阳的餐馆务工,但难以割舍对川剧艺术的痴迷,2017年用积攒的工资买回川剧变脸的服装、道具,“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穿起耍”。今年3月,他经人介绍后登门向王浩天拜师。虽然没有舞台经验,但常战的执着打动了王浩天,最终同意将其收为弟子,传授川剧变脸。

两个弟子都来自农村,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痴迷让王浩天感动,“学习传统文化,喜欢是一个重要前提”。

仪式传统

省内文艺名家来捧场

当天中午12时,在朱长贵、丁强等艺术名家的见证下,收徒仪式正式开始。

拜师仪式的舞台一片大红,舞台正中则是川剧变脸开山宗师康芷林的牌位,两侧挂着“师傅艺精用心传授毫不保留,徒弟手巧认真学习全盘继承”,横额是“薪火相传”。对联两侧,则分别挂着川剧变脸的脸谱。

根据传统礼仪,在司仪的引导下,王浩天学习金钱板的老师朱长贵上前,带着王浩天和即将师从王浩天的郑玉兰、常战,向川剧变脸开山宗师鞠躬、敬香。随后,在朱长贵、丁强等艺术界同行的见证下,两位弟子向师傅王浩天叩首递上拜师帖,师傅回帖后,两位弟子分别向师傅师娘鞠躬、叩礼、敬茶。拜师礼后,王浩天宣布两人正式成为其弟子。

在收徒仪式过程中,巴蜀笑星张德高、王浩天的大弟子“蝴蝶公主”方颖等发来视频道贺。王浩天的川剧变脸老师翟国权因有事耽搁无法前来,特意派“翟派”弟子到场见证,并现场表演川剧变脸助兴。

值得注意的是,王浩天今年37岁,而郑玉兰今年已53岁。但她认为“艺无止境,能者为师”。经过老师的指导,郑玉兰现在能变9张脸,但“学习变脸太难了”,在拜师后她将继续努力学习,为弘扬传统文化尽力。成为王浩天的弟子,常战内心激动不已,性格内向的他甚至有点手足无措。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他表示将认真学习,积累演出经验,争取早日登台。

老师寄语要做好人变好脸

对两位新收的弟子,王浩天赞赏有加,评价他们“能坚持,舍得吃苦”。在收徒仪式现场,他希望两位弟子“做好人,变好脸”。

王浩天是三台县老马人,幼年到成都望江川剧团,先后师从翟国权、朱长贵学习川剧表演和金钱板表演。2001年,他进入一家单位上班,2007年4月辞职后从事民间演艺,也开展非遗传承公益培训,经常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文艺下乡惠民演出。

在多年的演出生涯中,有十余人因为川剧变脸与王浩天结缘,成为他的弟子。在他的弟子中,有的是特殊群体,有的家庭条件不好,“传承文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多一门谋生的手艺”,但个人品德是门槛,“人品是第一位的,学艺先学德”。

在此次新收的两位弟子中,郑玉兰虽然年龄偏大,但对传统文化很热爱,学习特别刻苦。常战的家庭条件差,长期在外打工,但为了追求川剧艺术,攒钱买服装,下班后就在家练习,“这种精神很可贵”。

川剧变脸艺术表演再添新兵,作为王浩天的金钱板授业老师,朱长贵也很是高兴,“非遗传承,师承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他希望王浩天带着弟子们,在艺术道路上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四川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川剧变脸大师丁强也说,川剧作为一门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传承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新闻推荐

“合伙开公司”诈骗朋友15万是诈骗还是合同诈骗?

在诈骗犯罪中,具体包括一般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等等。那么,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又有什么区别呢?不妨通过三台法...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