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业硅谷 用科技点亮乡村振兴路
□蒋盛建 特约通讯员 刘玉明
深绿的麦冬布满田野,成片的果林点缀山坡,肥滚滚的猪儿酣睡在标准化饲养场……深秋时节,寒意渐袭,但走在三台县“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仍能感受到让人振奋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三台坚决贯彻执行“11331”发展战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完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紧紧围绕麦冬、生猪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着力提升麦冬品质
“‘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花园镇、老马镇、永明镇、建设镇等4个乡镇20个行政村,面积57平方公里,分别建成国家级出口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三台县“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成忠国介绍说。据了解,园区以麦冬和生猪为主导产业,麦冬种植面积达2.5万亩,占园区总面积的 80%,其中 GAP 基地 8000亩;年出栏生猪22万头、仔猪60万只,有国家核心育种场2个、规模育种场14个、万头健康养殖小区1个。2018年园区实现产值 24.5 亿元,麦冬/生猪主导产业产值22.3亿元,占到园区农业总产值的91%。
老马镇小围村是三台县“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该村麦冬种植户张安局告诉笔者:“麦冬收成好,一是麦冬质量好、产量高;二是得益于合作社有麦冬收购的保底价,种植户不再为销路担心,加上合作社无硫化加工,降低了成本,种植户的收益也随之增加。”
作为“中国麦冬之乡”,三台麦冬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涪城麦冬”为全国麦冬之上品,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独具优势的道地药材。近年来,三台县“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立足绿色生态、品质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提升麦冬品质,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夯实麦冬产业健康发展基础,提升品牌效益。创新打造“农业硅谷”以科技引领强化服务,促进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和麦冬质量的提升,是园区一以贯之的工作。走进园区的代代为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厅内,轻点鼠标,麦冬基地生产管理情况一目了然。“从土壤酸碱度、大气温湿度、有效积温、水肥使用、产品采收到生产加工,通过移动网络与基地的环控设备形成信息直连。”工作人员介绍,ERP本草溯源系统实现了麦冬优质产品“看得见、追得到、信得过”。
近年来,园区通过校地共建,吸纳成都中医药大学、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8家核心单位和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40余家单位入驻麦冬科技实验示范中心和生猪良种实验与繁育中心。目前,园区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9个,打造以麦冬、生猪为核心的农业硅谷,主研优良品种选育、绿色种养、食品开发、保健品研发、日化产品开发、药品创制、副产物综合利用、质量标准研究、互联网+贸易、健康服务等十大方向。
同时,园区突出龙头引领,强化主体培育,着力构建共建共享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支持铁骑力士、代代为本、明兴农业、梓州农业、台沃公司等龙头企业引领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并按照“2+5+N”模式建成麦冬社会化服务中心,发展金丰、明志等麦冬机械化采收、烘干、淘洗等社会化服务组织 34 个,构建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带动农户脱贫
为有效带动园区农户脱贫增收,园区坚持联农带农,鼓励农户以土地、劳力等入股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创新“产业股东+产业工人”股份合作、“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六统一分、“要素集聚+借鸡生蛋”产业脱贫等利益联结模式,大力推广“农户+园区”“农户+公司”“金猪寄养”等合作模式,规范农民合作组织运行,积极发展家庭农场,积极推广“1211”“1+ 8”等金猪寄养共养模式,新建生猪代养场10个,建成无疫小区(一期),创新“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模式,实现利益联结创收。
目前,园区已有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56个,带动3000余户农户致富增收。
新闻推荐
一个盗窃4起,一个盗窃5起 为啥前者被认定多次盗窃后者却不是
在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中,盗窃案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而其中,一名被告人多次实施盗窃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近日,高新区人民法院审...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