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管有方 做实富民产业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3-29 05:31 大字

□特约通讯员 刘玉明

阳春三月,正是藤椒抽枝发芽的关键时期。3月26日,在三台县万安镇盐井沟村川达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给藤椒树施肥、修整岔枝。

近年来,万安镇因地制宜发展藤椒种植,全镇藤椒种植面积达2200余亩。“良好的管理模式,既推动产业发展,又让农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万安镇党委书记王锐说。

托管藤椒合作社来帮忙

“这段时间雨水均匀,追肥正是时候。”正在林间指导农户进行堆土、追肥的合作社负责人曾明说。42岁的曾明是盐井沟村6组人,多年来一直在外务工、做生意。看好藤椒产业的发展前景,2017年他回乡创业,流转80余亩荒坡地种植藤椒,并成立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入户农户60多户,藤椒种植面积达420余亩。

“栽树容易,管护难。”曾明告诉笔者,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是藤椒丰收的关键。种植之初,合作社严格按照林业专家的要求规范化垒土、定根、施肥和修剪,在后期加大管理力度。目前,合作社400多亩藤椒长势良好,挂果率达60%以上,预计两年后将全面进入盛产期。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盐井沟村的农户们纷纷将二台土以上的坡地种上了藤椒,但由于管理跟不上,藤椒长势极不理想。该村7组的刘少益老人告诉笔者,自己栽种了近两亩的藤椒,由于缺乏技术,管理没有跟上,藤椒树枝干小不说,还随时生病长虫。眼瞅着合作社的藤椒蓬勃成长,老汉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儿。他找到曾明,希望能把自家的藤椒树托管给合作社。

定型、施肥、病虫害防治……合作社的技术员不但到现场指导,还免费把技术教给刘少益。“把藤椒托管给合作社,管理不费心,还有收入。”刘少益说,藤椒托管后,自己不但学到了技术,空闲的时候到合作社务工,一年还能挣到两千多元的零花钱。

在盐井沟村,像刘少益这样把藤椒交给合作社托管的农户有20多家,托管面积近40亩。“3年过后,合作社收回了管理成本,就交给农户自己管理,要是农户没有精力管理,藤椒可由合作社代为管理,根据收成给农户分红。”曾明介绍,从目前的管理情况来看,两年后就能进入盛产期,农户托管的藤椒一亩地可分红在2500元到3000元之间。

土地入股荒地要生钱

除了托管散户的藤椒外,合作社还积极动员农户以土地入股共同发展藤椒产业。年过七旬的李慧茹老人家里缺乏劳力,山坡上的土地荒废了好些年,长满了杂草。发展藤椒种植后,老人将两亩多荒坡地入股合作社。如今,地里的藤椒已经封林。“现在每亩地合作社投入700多元,我还莫法分红。等到盛产期,我这两亩多地一年分红就有六七千元!”老人乐呵呵地说,以前荒废的土地,现在成了生钱的宝地了,这土地入股种藤椒呀,比啥都划得着。

紧邻盐井沟村的万安寺村,藤椒面积达450余亩。由于缺乏技术,后期管理也没有跟上,两年前种植的苗株只有盐井沟村的藤椒一半大,这让村支部书记张世胜和合作社负责人“心焦不已”。在镇领导的引导下,张世胜找到盐井沟村的种植大户,达成合作协议,将全村的藤椒托管给种植大户。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全套的管理服务,昔日“病恹恹”的藤椒又焕发出了生机。“这种管理模式非常好,既解决了技术问题,又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张世胜说。

万安镇藤椒种植面积如今已达2200余亩。王锐介绍,为了破解管理难的问题,该镇多次邀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教学,并组织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互相交流经验,逐渐形成了大户带动、土地入股、藤椒托管和跨村社技术合作等模式,藤椒产业逐步走上了良性有序的发展道路。

王锐表示,在加快藤椒种植的过程中,除了因地制宜推行良好的管理模式,还将通过电商、与大型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等方式,打通销售渠道,助推藤椒产业发展,使其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

新闻推荐

三台县市场监管局排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消费质量报讯(周玉记者何小林)3月13日,绵阳市三台县市场监管局、三台县教体局对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彻底清理排查,加...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