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劳模的“创业史”

达州日报 2018-10-26 09:49 大字

“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革命加拼命,无往而不胜。”这是李方树细心保存多年的四川省劳模模范证书上的题词。

今年已82岁的李方树,早年投身于钢铁事业,缺铁少煤就进山找,技术落后就摸着石头过河,他用仿制改造的“机械吊车”,把需整个工段70人劳心劳力的任务改造为仅仅20人就可高效率完成的新机械,他也因此成为达州市获得省部级表彰的最早一批劳模之一。

缺原料 肩挑背扛山中找煤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大跃进”的口号声中,达钢成立了。出生于绵阳三台县的李方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建设者,怀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始了达钢的建设。

钢厂开始运作后,厂内却陷入运输设备、生产原料缺乏的困境,生产秩序迟迟难以建立。“全厂仅有的5辆汽车是那个年代极其珍贵的财产,是外国货。”李方树说。工人们便如愚公移山一般,用双手从河边把“铁山”“煤山”搬运到厂里。

缺燃料发电也是生产障碍之一,一次炼钢的原材料只能管一周,一停产就要去四处寻煤。由此,“炼钢工”变身“找煤工”,那个年代给工人们下的指标是每天每人交50公斤煤。没有指定的地方和方法,每个人必须交回煤炭。李方树与工友们凌晨两三点翻山越岭到铁山找煤。到后来,近处的煤炭逐渐都被挖空,为了生产得以继续,李方树连夜翻几座山挖煤是常有的事。

缺设备

小改小革自己造

生铁在上千度的火炉中锻造,百炼成钢。高炉为钢之母,高炉的养护既重要又艰难。

作为修炉工的李方树,常年跟难闻的沥青胶泥打交道。那个年代炼钢技术落后,车间里阴暗无光,高温、焦油散发的烟气折磨着钢铁工人的身体与意志。李方树往往是一边筑炉,一边连忙将嘴朝向外面呼口气又开始工作。

为了提高搬运效率,李方树利用下班时间,联系几个工友到轧钢厂找一些废钢轨、钢板,开始自己动手改造简易工具。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李方树一头扎进吊车改造试验,技术成型前烧铸了无数样品。通过学习其他钢铁厂的先进经验,结合厂内实际情况,李方树将他设计的机械在应用中不断改进,终于成功。

抬白云石要十五六人一起行动,费时费力。李方树在使用机械吊车时,通过自铸轨道,自主设计烧铸装斗,采用卷扬机拉的方式转运原料。置装斗于炉子之下,吊车一提,就可轻松转移。此外,李方树还设计了白云石装斗,斗底设置口子,用机械控制白云石的添加量,少了人工搬运,并且更加精准。

应用这些技术,李方树工段原本需70人共同完成的任务,仅仅需要20人就足够了。

正是这些小改小革的发明创新,李方树1979年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当时达县地区只有两位。

担责任

献身钢厂一辈子

1958年进厂、1991年退休,李方树在钢铁岗位上一呆就是30余年,是责任,更是精神。

达钢几次停产,李方树都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建厂初期停产时,他就和工友在铁山土窑洞里担了3个月的煤炭,没有洗澡条件,铺盖没法洗,每日还要挑300公斤煤。“当时和我一起参工的一个公社干部吃不下苦,带着两个生产队的人跑了。”谈及此事,李方树感慨不已。1962年,厂里停产,李方树和几个工友便在附近一片空地种地。

“文革”期间,车间书记曾打算让李方树当主任,表格发下来,李方树觉得自己文化太浅,还是一线适合自己,婉拒了。

被评为四川省劳模后,李方树又先后当选省人大代表、党代表,心中更增添了一份责任。他在生活中组织设立工友互助金,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唐山、上海、安徽都留下李方树学习先进经验的身影。学成归来的他结合实际刻苦钻研业务,直至退休。

李方树退休时,改革开放后的达州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崭新的面貌。“1992年我们原来的老厂房都拆迁完毕了,1992年达钢也开始改制了,看着国家和厂里越来越好,我们很高兴。”

□本报记者 戴静文

新闻推荐

于无声处 舞之蹈之

景锐指导学生原乐山市聋哑学校市特殊教育学校新面貌舞蹈教室舞蹈《心灵的声音》舞台上,乐山聋人舞蹈教师景锐与另一名...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