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国庆”

绵阳日报 2018-10-07 07:30 大字

国庆节,亿万华夏儿女共襄盛典,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与这个节日相同的名字——国庆。他们都是怎样的人?与国庆节有哪些故事?近日,记者走近3位名叫“国庆”的市民,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故事。

□本报记者袁媛陈荣田明霞

秦国庆老百姓享受更多公共文化服务

“我是1956年10月1日出生的,又因家谱排序,所以取了‘国庆\’两字。”三台县退休职工秦国庆说。

1973年9月,秦国庆进入三台县川剧团工作,干过演员、编剧、导演等。40余年来,秦国庆始终奋战在基层文化战线上。如今,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高。党的十九大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又提出了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谈及这些利好信息,秦国庆激动不已:“在文化发展方面,党和政府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停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更近、更新、更密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祖国母亲的生日之际,秦国庆也想送上自己的祝福:“希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进一步保护好传统文化、传承好传统技艺,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兴盛,也希望绵阳的文艺从业者创作出更多艺术精品,让绵阳的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更有影响力。”

邓国庆与祖国一同成长很幸福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成龙、刘媛媛这首国庆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是涪城区居民邓国庆最爱听的歌曲之一。

“生在国庆,能够和祖国同一天过生日,我感到无比荣幸。”邓国庆说,每逢国庆这一天,绵阳的街头都是红旗飘飘,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分外喜庆,这一天过生日,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她庆祝,她是这座城市幸福的一份子。

刚刚过完63岁生日的邓国庆,回忆起绵阳城市的今昔变化,内心感概万千:“绵阳老城很小,就是北街、南街、东街、大西门、铁牛街等小街小巷,只有北街是两层楼的商铺,其他的都是低矮的瓦房,木头和水泥电杆立在街上,电线就像蜘蛛网一样,早晚自行车铃声响个不停,喧嚣而落后。改变是从临园干道修建开始,接着就是新火车站建设、位于剑南路、会仙路汽车站的外迁,拉开了绵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序幕。这些变化,许多绵阳的新居民就都不知道了。”

陶国庆晚年生活愉快安宁

陶国庆,生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给我生活在小镇上的父母深刻印象,于是,他们给我取名叫陶国庆。新中国成立69周年,我正好69岁了,很荣幸和祖国是同一天生日。”家住涪城区跃进路的陶国庆说。

1966年,刚踏入社会的陶国庆成了一名在大巴山区修建国道的筑路工人。“那时候,住的是帐篷、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冷馒头,晚上睡觉有时还听得见野兽嚎叫。”几年间,远至凉山州的大山,近至射洪县的乡村里,陶国庆的足迹踏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尽管条件艰苦,但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在陶国庆心中洋溢。1977年,陶国庆调到了绵阳市跃进路上的军工厂里工作,直到退休。他说:“国家对企业离退休职工很好,这几年都在涨退休金,我们的晚年生活愉快安宁。”

新闻推荐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路径

□三台县双乐乡中心小学校李兵信息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替...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