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蓝家大院 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华西都市报 2018-09-12 04:15 大字

和义盛商铺前拴马桩上的狮子塑像。

蓝家大院大门。

戴氏祖婆画像。

蓝家大院珍藏的两层千工床。

“耶稣诞生”浮雕。

“和义盛”牌匾。

清朝竹衣,夏天贴身穿在内,外穿丝绸长衫,不至于出汗粘住丝绸。

扫码上封面新闻,了解客家民居的活化石。

蓝家大院上厅,也就是堂屋。

蓝家大院中厅。

文/曾为志杨承熹图/曾为志九厅十八井 典型的客家民居格局

蓝家大院坐落在三台县石安镇,坐东南朝西北,背靠青山,依山势错落起伏,已历风雨300载,现为县级文保单位。

大院布局为“三堂四横”式(其中左侧外横屋已损毁),结构呈中轴对称,层次丰富,秩序井然。

大院中轴线横向排列三进,每进房屋拾阶而上,逐次升高。

这三进依次排列的厅堂,组成了蓝家大院的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厅堂,构成“九厅”。

三堂左右各有两横厢房,厅堂与厢房(横屋)组成大大小小56间房间,12个天井,这是典型的客家民居“九厅十八井”的格局。

第一进5道大门,取“五福临门”之意。中门最为宏伟,门上悬有一个面目狰狞的木刻“吞口儿”,口含宝剑。

“吞口儿”又叫“泰山石敢当”,具有辟邪、镇宅的作用,民间多供于村庄宅院。

从正中大门进入,便是下厅。屋梁上至今悬着一个红绸包裹的罐子,据说里面装着蓝氏家族从故乡广东带来的土壤、五谷与百草。

经过下厅,穿过天井,六步台阶上便是第二进大厅,是为中厅。六级台阶,寓意六畜兴旺、六六大顺。

中厅是蓝家大院中最为宽敞、明亮的大堂,也是族人活动的中心。内侧高悬“耕读传家”4个烫金大字,反映了客家人“左手不丢猪,右手不丢书”的耕读传承。凡有客人来访或族内商议大事,一般都在这里举行。过去,中厅还是执行家法的地方,谁犯了大错,就在这里打板子。

蓝家女人一辈子就进两次祖堂

中厅内侧设有4扇高门,两侧各有一耳门。4扇高门平日紧闭,只开耳门,这使得门后的空间更显庄严。

走出中厅后,穿过天井,台阶上就是上厅,也称堂屋,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

堂屋正中,安置木质神龛,雕工精致,两侧楹联“世守农医绵世泽,家传耕读振家声”,与“耕读传家”牌匾前后呼应。

神龛中供奉“汝南堂上历代高曾祖神位”祖宗牌位,神龛左侧挂着入川祖婆戴老孺人画像,右侧供奉财神,下供土地神位。

神龛后设孝堂,三五平方米大小,两侧有小门供进出。

旧时,女眷被禁止进出堂屋,客家人便专门为女眷设置孝堂。族中老人过世后,女眷们从屋后小门绕进孝堂里哭灵。

蓝氏家族谨守着客家传统习俗。据说,蓝家女人一辈子就进两次祖堂:一是结婚拜堂,二是年满花甲寿终正寝后认祖归宗。

2017年6月23日下午,蓝氏族人在维修清理堂屋时,发现孝堂门楣和墙体夹缝间有类似卷轴一样的东西。轻轻取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卷污渍斑斑、遍布虫眼的东西。

众人小心翼翼展开,竟是蓝氏家族入川一世祖母亲戴老孺人的画像。后经修复,孺人真容得以重见天日。无论多大的雨 天井都不会积水

蓝家大院整体以红砂石作为基础,铺设石梯街沿,以青砖和土砖砌墙。下中上三进房屋依山势逐级升高。

院落虽大,但无论下多大的雨,天井都不会积水,这是为什么?

谜底在2017年房屋维修的时候揭开。蓝家后人撬开天井中的石板,发现下水道均为陶管,设置科学。

有趣的是,管道并非按直线铺设,而是呈“之”字形分布。雨水经“三弯九倒拐”后流出,寓意财不外露。

“之”字的转角处,均埋放着一个大瓦缸,用来沉淀净化污水,方便清淤。

每个瓦缸正中搁着一个青花瓷碗,青花瓷碗和下水道进水口的古老钱相映成趣,这是客家人把水当“财”的朴素思想,青花瓷碗寓意聚宝盆。

综观蓝家大院,其“三堂四横”、“九厅十八井”的格局,显然与四川民居常见的院落格局迥然不同,它实际上是客家围屋的一种变体。

这种独特的整体格局和传统的建筑结构,巧妙运用上下落差和院院相通的门户,起到偶有沉降而不至于拉垮墙体的作用。

房屋托梁使用榫卯结构,檩子、椽子穿斗拉纤,保证了房屋的整体性,起到了外防匪盗、内聚人心的作用。

大院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围”,内部房间虽多,但通过繁复而曲折的巷道连为一个整体,院落之间还有不少暗门。

若有盗贼相侵,便可关闭5道正门,此时的大院就如同城寨一样坚固。即使强敌破门攻入大院,也能利用曲折迂回的巷道和隐藏的暗门机关与敌人周旋。

客家人之所以称为客,自然与“土”相对。清初闽粤一带人稠地少,客家人与当地土著为争夺生存资源,常常发生械斗。包括围龙屋、土楼等在内的围合式建筑,非常契合当时客家人的生存环境。

高峰期时,蓝家大院中曾住过200多人,他们聚族群居在这种围屋式的建筑中,充分展示了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强烈向心”的宗族观念。

新闻推荐

运动强素质 赛场展风采

?车辆查缉▲自由搏击本报讯(杨洲记者文宇文/图)运动强素质,赛场竞风流。8月初,市公安局第三届警体运动会拉开帷幕。在一个多...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