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当村官 为村民办好三件事
丁猛(右一)在养鸡场施工工地上查看扩建设进度。
□邱磊本报记者 任云 文/图
人物名片
丁猛
职位:三台县红灯桥村第一书记
业绩:驻村后,建阵地、强基础、搞产业,帮助红灯桥村成功脱贫。
“下个月就上市了。”5月26日一大早,三台县协和乡红灯桥村第一书记丁猛又来到村里的养鸡场查看情况。作为村上主打的三大产业中收益周期最短的项目,这批肉鸡上市将给村上产业发展带来“第一桶金”。
丁猛是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毕业后选调到绵阳市财政局工作。一年前,丁猛主动请缨,来到红灯桥村担任第一书记。
到基层去到脱贫前线去
从市里到脱贫攻坚一线,丁猛的这个选择并不是偶然。2016年春节,丁猛参与单位新春送温暖活动时,曾经来过红灯桥村。那天恰逢雨天,道路坑洼泥泞,交通十分不便。当时全村有60几户贫困户,贫困户王桂本患病,没有经济来源,住房是危房,黑暗的房间里人和鸡鸭共处……这一幕让丁猛印象深刻。自那时起,“到基层去,到脱贫前线去”的想法就在丁猛心里扎了根。不久后,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丁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去年五月,村民发现村里来了个年轻人,瘦高个、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常常骑个山地自行车在村上转悠,和村民打招呼,拉家常。
“来挂职走过场的。”“太年轻,办事不牢靠。”……村民的质疑不少,丁猛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困难。想赢得老百姓认可,还是要办实事,于是,丁猛召集村上的干部群众一起开会,让村民们提要求、提建议。大家求变心切,提出的需求是五花八门的,但总结下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希望改善村里活动阵地;二是村上入户路需要硬化整修;三是希望发展产业,让腰包鼓起来。
根据村民反映,丁猛列出了计划,要为村民做好三件事:建设阵地,加强基础建设,搞好产业发展。
说干就干,村上先是对村活动室进行了装修,添置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等,还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为方便村民锻炼休闲,广场上还安装了健身设施。隆隆的施工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山村活了起来,立竿见影的变化,让村民心中热了起来,“每天从广场路过,都觉得有了盼头。”
发展产业帮村民走稳致富路
破败的土坯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平房,房子里有厨房和卫生间,2.5米宽的入户路修到了家门口……如今贫困户王桂本家已经大变样。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丁猛和村干部们的辛勤付出。过去一年,结合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村上对土坯房、危房进行了改造;新修硬化2.8公里入户路,打通了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兴修两个蓄水池、2个提灌站,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村里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丁书记来了后,村里变化大,家里日子越来越好了。”83岁的贫困户王素英一家,今年春节期间从老房子搬进了新家,而他们自己只出了不到2万元。王素英家还加入了村上合作社,眼看着就有收益了,今后生活不愁了。
丁猛说,村里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土地贫瘠,种庄稼填不饱肚皮,要想致富,必须发展产业。
综合考虑短期增收和长期收益,村里确定了三大发展项目:养殖20万只鸡套种50亩瓜蒌、养猪1000头、种植藤椒200余亩。
在丁猛的推动下,村上47户村民成立了养鸡合作社,去年11月启动建设,目前已经投放了7.5万只鸡;在大户示范带动下,今年村里15户贫困户入股成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目前首批750头猪苗已经投放;几天前,先期50亩藤椒已经种下。
为了降低养殖风险,在丁猛牵头下,红灯桥村和企业签订了生猪和肉鸡代养协议。有大公司收购,产品不愁销路。这两项全部投产后,预计能为村民平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
产业初具模样,丁猛考虑得更长远,“产业引进来了,关键还要懂经营、会管理,接下来,培养一批又懂技术又会经营管理的人才,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增收。”
去年底,红灯桥村已经脱贫。近日,丁猛递交了申请,打算再干一年,帮助村民走稳脱贫致富路。
点赞>>
村党支部书记李足军:丁书记脑子活、干劲足、肯吃苦,别看年纪轻轻,办事很牢靠。
村民王素英:丁书记为帮助解决我家的困难,一直忙前忙后,是真心实意为我们做事,现在我能过上好日子,真的要感谢他。
新闻推荐
观摩三台外国语学校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本报讯5月18日,三台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会在三台外国语学校顺利召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忠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县政府副县长汪楠主持会...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