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绵阳:始终追求“有温度的发展”

四川日报 2016-07-04 07:38 大字

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绵阳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绩,从全市最需要关心的人群着眼,从群众最急最盼的问题抓起,从政府办得到的事情入手,紧扣民生脉搏谋改革、抓发展,让民生实事更接地气——

□方发勇

“我不懂大道理,但这样的发展,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我信!”6月26日晚,对于绵阳城区代家湾从河滩荒地变街头公园,67岁的江岸山景小区居民李铭顺给出了这句评价。“饭菜可好吃啦 !”6月27日中午,大山深处的北川禹里小学食堂里,五年级的罗玉珠笑眯眯地吃着免费午餐。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绵阳,群众获得感成为检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尺。绵阳市委、市政府鲜明提出,群众的期盼就是他们工作的方向,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高度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做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感受发展的温度。

让美丽绵阳抬头可见——城市正在变景区

绵阳变了!

亮了!绿了!美了!

以前,绵阳以“整洁”著名,多年来在城市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省乃至西部前列。如今,绵阳却显得有点“掉队”了,即便在绿化、亮化、美化等这些最基础的层面,与不少城市相比也有差距。

富乐山,绵阳主城区有名的历史文化景点,有朋自远方来,是绵阳人待友的必选之处。然而,近年来景区内设施日显陈旧,特别是一入傍晚,黑灯瞎火,令人发怵。“能不能让我们的富乐山亮起来,让女士们晚上也敢独自上山?”履新伊始,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以一句玩笑话打头,将打造“美丽绵阳”的设想抛了出来。

由是,“美丽绵阳”的建设之路,首先从绿化、亮化、美化破题。2015年8月,《建设美丽绵阳绿化、亮化、美化实施方案》出炉。按照“一核两带三轴”的布局结构,将绵阳打造成西部一座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人人向往的美丽之城,用城市“美丽指数”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循此思路,绵阳对“一核”的涪江核心景观区进行升级。首当其冲的就是夜景美化,借助声光电特技,以三江湖为背景,绘就了一幅不夜城的美丽画卷。

清洁的空气和水,关系到每位市民的福祉,是一切民生的底部基础。履新不久,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市长刘超先后对秸秆禁烧、三江河道整治作出批示,强调要呵护好“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好家园,为绵阳永续发展打下基础。

以此为指引,按照“宜绿则绿”的原则,“添绿”行动在绵阳城区纷纷上演——代家湾河堤、剑南路西段、三江沿线景观带、富乐山公园……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0.3%,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12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73%。

与此同时,绵阳还倡导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对城区老旧公交车和公交站台进行了更换改造,近千辆公共租赁自行车供市民免费骑行。“长距离坐公交车、短距离骑自行车”,成为大多数市民的选择。

2015年,绵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3天,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在第五届中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上,绵阳荣获“最佳城市风采奖”。

让幸福绵阳触手可及——“免费午餐计划”提前一年完成

如果说“美丽”是绵阳的“颜值”,那么“幸福”就是绵阳的“气质”。“秀外慧中”,是绵阳着力打造的形象。

在绵阳,“幸福”首先从娃娃们热气腾腾的免费午餐开始。

去年9月,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决定,从当年秋季开学开始,由市、县两级财政筹集资金,在全省先行一步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午餐计划”,让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离学校较远、中午就餐困难的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午餐。

随着今年春季三台县将先期未纳入“免费午餐计划”的15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其中,绵阳全市50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近20万名学生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年吃上了免费午餐,“免费午餐计划”提前一年完成!“这样的‘上行下效\’,值得点赞!”一名时评人开宗名义地写道。

发展不足、财政吃紧,仍是绵阳的基本市情,但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上,市委、市政府算的从来都不是一笔“经济账”。2015年,仅“免费午餐计划”,全市共投入资金5046万元,2016年预计将达23000万元。

为确保今年实施的171个民生项目有的放矢、精确制导,从去年12月开始,市委、市政府就开始对项目进行征集,在市级主要媒体进行公示,并从“两代表一委员”和市民代表、媒体代表中聘请监督员收集群众意见、监督项目实施,委托国家调查队对民生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将民生建设由普遍性的“大水漫灌”做法,转向了更加从实际出发、更加有针对性的“定向滴灌”。

目前,由群众开出的一个个“民生订单”,政府正一项项进行“定向供货”。截至5月底,全市10项省级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大事完成投资54.78亿元,占计划投资的62.57%。

让“绿色发展”成为共识——两个“一号工程”开启转型发展新路

6月30日,绵阳电子商务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

当天,绵阳跨境电商平台在绵阳高新区正式启动并顺利实现四川首单业务交易。粗略估算,该平台达到规模运营后,每天可实现业务交易5000票,全年可带动实现周边贸易约1亿美金。

同一天,绵阳全球精品生态馆也正式开馆,当天实现线上跨境商品交易3万元,一般贸易商品线上7万元,线下一般贸易商品12万元。

发展是第一要务。问题是,追求什么样的发展?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先上马再说”,还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去年,在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突出产业特点,绵阳确定把引进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格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上升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

两个“一号工程”开启了绵阳的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之路。

在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上,绵阳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六大“两新”产业集群。开展“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行动,大力实施“互联网+制造”“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农业”……加快提升一产、调整二产、革命三产,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2015年,全市“两新”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超过45.6%、34%,保持全省领跑优势。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2232亿元、增长46.7%,居全省第二位。刚刚在浙江义乌举行的2016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上,绵阳荣获“‘互联网+’2015年度中国网络零售百强城市”称号。

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上,绵阳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军民融合产业等现代高端产业集群,推动园区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2015年,高新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569家、总数达到7108家,稳居全省第二位。

在壮大绿色循环经济上,绵阳大力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资源节约利用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体系和示范推广体系。

2015年,绵阳共淘汰4户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化工落后产能4万吨、纺织落后产能1600吨。总投资127亿元的神华四川江油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

新闻推荐

法治新风劲吹北坝大地

北坝镇党委书记黄伦(左一)在琼楼路社区向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普法工作情况——三台县北坝镇依法治镇工作侧记王开志蒋静李旭文/图善政良治,一直是北坝镇党委、政府上下的高度共识和践行方向。十...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