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海阔潮平东风展 风正扬帆正当时三台县教育体育局凝心聚力谱新篇

绵阳日报 2014-07-01 01:36 大字

三台古称梓州,历来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厚重的历史,曾让杜甫、李商隐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众多传诵千古的不朽诗篇。在众多城市名片中,三台教育体育无疑是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

近年来,在三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三台县教体局坚持“重学习强队伍,重常规提质量,重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努力开创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品牌发展,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体育工作普及发展的大好局面,倾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先后获得“四川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绵阳市普高教育质量综合评估特等奖”、“绵阳市教育体育工作目标考核特等奖”等荣誉,是绵阳市惟一被教育部命名的“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

今年高考,三台继续高位求进,再攀新高:大学本科硬上线人数达4815人,较去年净增191人,增幅达4.13%;本科硬上线率达到52.9%,本一硬上线增加103人,增幅达15.9%。

这些喜人的成绩背后不仅凝聚着全县教体人的心血和汗水,更奏响了三台从一个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迈进的时代强音!

党政重教

推动教育快速发展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三台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教育解难事、办实事,教育发展优先考虑,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政策优先落实,教育关爱优先到位。近年来,三台对教育的投入力保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增幅一直保持10%左右,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办学条件跨越发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建起了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班班通”教室和校园网络,部分农村学校铺设了塑胶运动场,学校办学和教师住宿条件得到了大力改善。

教育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足额配备教师,是党政重视教育的根本标志。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三台去年秋季新聘特岗教师、新教师545名,确保了全县学校的师资需求,缓解了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三台县委书记赵迎春要求,县委、县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要认真研究制订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使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政治有地位、干事有平台、工作有动力,不仅要做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同时要做到待遇留人。近年来,“梓州名师”、“名优班主任”、“专家型教师”、“县政府津贴”等一系列教师奖励方式的落实,让老师们既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人的关爱和尊重,又体会到自己的成绩有认可,事业有前途,工作有价值。

在三台这方热土,“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蔚然成风。从镇乡到城区,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都留下了三台县委、县政府及各镇乡党政主要领导心系民生、情系教育的身影。他们深入学校考察调研,倾听基层老师心声,看望慰问特岗教师,指导学校长远发展,热情鼓励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努力进取,切实办好群众满意的优质教育,把教育这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作做实做好。在去年高三教师座谈会上,县四套班子领导亲临会场,为老师们加油鼓劲,坚定了全体高三教师高位求进、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决心,为今年高考实现新突破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县领导的关心下,一系列教育政策出台,为三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增添了强劲动力,助推了教育健康、均衡、快速发展。

科学治教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面对今年三台高考让学生高兴、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喜人成绩,三台县教研室负责人表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让人感到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全县高中教育一直坚持通过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努力实现县内高中均衡发展。

三台作为一个教育大县,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级各类学校410余所,如何抓好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推动民办教育是三台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三台教体局在“三重”工作思路指引下,坚持科学管理、良性发展,努力构建全县均衡教育新局面。全县利用灾后重建之机,科学构思,合理布局,全面提升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并通过公选校长、学校中层领导等透明公开的形式,强化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激励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有事干;选聘优大生,招聘特岗教师进一步充实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到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到三台举办“梓州杏坛”、“大家讲坛”等,全力促进三台教育与先进教育思想的快速接轨;着力建设“三通两平台”,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物质保障;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着力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打造高效课堂。

正因如此,三台教育城乡之间、校校之间的硬件设施、师资条件、办学水平差距渐趋平衡,逐步构建起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均衡发展的和谐局面,进而谱写出今年高考三台中学、芦溪中学、三台一中各项升学指标均超越市、县下达的最高目标任务的动人乐章!

强师兴教

确保教育优质发展

“兴教必重才,强教先强师。”三台县教体局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主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壮大高素质、专业化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强化师能,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学习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施专家引领、名师引导、校长论坛、教师技能比武、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大力推进“名师计划”,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师自我成长。

铸造师魂,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号工程、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来抓,先后开展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党员干部起到“领头雁”的作用,率先垂范,极大地增强了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同时,全县成立了分学科艺术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学科队伍培训规划,扎实开展学科学术研究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艺术教师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定期组织全县管理干部、艺术教师参加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举办艺术骨干教师活动沙龙,开展与名家对话、专题讲座、创作观摩分享等,培训壮大艺术骨干教师队伍。“如果没有台中,也许我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感谢台中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三台中学考生赵雨红以622分喜获全县文科第一名,她告诉记者,家里条件不好,高中三年学校均为其减免学费,并联系爱心人士给予她生活上的支持。她父母都在外地,班主任何晓敏就像父亲般关心她,高考前不久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膝盖受伤,班主任每天背她去医院、到教室、回寝室,上楼下楼的每一步她都记在心里。她暗下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以及学校、社会,填报志愿时她毅然报考了北京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相关专业,她希望将这份关爱传递下去,温暖更多的人。赵雨红的例子或许就是对三台教育人,对春风化雨的三台教育的最好褒奖与肯定吧!

特色办教

助推教育纵深发展

“没有音乐就没有灵气,没有体育就没有生机,我们要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三台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远伦说。近年来,县教体局要求县内各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特色办学已成为三台县教育体育发展的一大亮点,正引领三台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

作为绵阳市惟一被教育部命名的“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三台县内各校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优势,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能力,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学、足球、剪纸、器乐、川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办学特色项目,不少学校出现了文学社、绘画、街舞、朗诵、表演等各种学生社团,全县各校营造出浓厚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氛围。

目前,全县成功创建省级艺术特色学校3所,市级艺术特色学校12所,市级优秀艺术团2个,县级艺术特色学校20所,省、市、县级足球网点学校26所,三台中学、芦溪中学、三台一中成功创建为绵阳市首批阳光体育示范学校。作为三台农村高中教育的杰出代表,倾力打造中国农村高中第一品牌的三台芦溪中学,今年高考各项指标均超市县下达的最高目标任务,其成功的原因是:一直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新的教育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习惯更优秀、方法更高效、人生更精彩、生活更幸福。作为三台教育人的代表,创造今年三台一中高考班级本科升学新纪录(一个应届班上本科线62人)的黄艺林老师坦言,今年他这个班级的成功,既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更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成绩,三台一中的英语和艺术特色,不仅弥补了班上学生升学的短板,也让学生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海阔潮平东风展,风正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三台教体人将以更加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抢抓机遇,凝心聚力,为建设教育体育强县而不懈奋斗。

(本报记者黄小芹)

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暨万名教师国旗下宣誓活动全国足球乙级联赛落户三台信息化建设走进课堂艺术体操活力无限

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展演

新闻推荐

市民争相购买馕饼 全国网友点赞善举新疆小伙阿布杜昨日前往三台继续捐助贫困学生

7月4日,本报以《捐两万个馕饼利润助10名贫困生上学》为题报道了新疆小伙阿布杜捐助贫困学生的事迹,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央、四川及新疆的各级媒体这段时间陆续抵达绵阳对其善举进行报道...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