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台:“文化大餐”端到百姓家门口□胡翔程 罗亚玲 刘玉明

绵阳日报 2014-04-08 20:44 大字

文化站大院里,弦乐阵阵,歌舞翩跹;图书室里,书香四溢,座无虚席……这是记者近日在三台县花园镇文化站采访时见到的一幕。

近年来,三台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把丰富群众文化内涵作为提升幸福指数的突破口,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大餐”端到了百姓家门口,奏响了文化惠民新乐章。

文化便民

服务设施覆盖城乡

每当夜幕降临,三台县新生镇综合文化站的大院里就热闹起来,伴随着音乐,来自镇(社区)的男女老少在文化站老师的带领下欢快起舞。

“文化站设备设施齐全,可以看报打球上网,一到农闲,晚上人气更是旺得很。”该镇苏河村村民马昌平告诉记者,自从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来,村民们平时就有了消磨时间的好去处,看书、打球、跳舞,锻炼了身体不说,还融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三台县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247个,投入资金40862万元。新建改建的县体育中心、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新华大楼、县文馆所及文物库房、汉陶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潼川豆豉专题博物馆相继投入使用;62个镇乡建有文化站、图书发行网点和公共阅报栏;936个行政村、109个社区居委会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建成全民健身站(点)560个,全民健身路径45条;已建成的932个农家书屋全部免费开放。

在县城政务中心的文化广场上,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家居梓州干道的谭春秀和同伴们齐刷刷地伴着舞曲节拍跳着广场舞。今年50多岁的谭春秀,是一位普通的进城务工者,每天晚上,她都会和姐妹到广场舞会上大展身手。

目前,在该县城区,形成了以梓锦广场、老西街文化馆和文化体育中心为轴心的3个“城区10分钟文化服务圈”;在农村,形成了以镇乡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阵地为轴心的“乡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

文化乐民

群众文化精彩纷呈

云台观庙会、大佛寺庙会、郪江城隍庙会、老马龙抬头节、潼川镇邻居节、乐加火龙、建中高跷狮灯……一到这些民俗活动开展的时候,前往观看和参与的民众就达数万人。

近年来,三台县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机遇,继承发扬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并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全县每年开展送文艺下乡、县城正月十五民俗巡游、新春音乐会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100余场,组织、指导、引导开展文化活动1000余场。

在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工作的同时,该县文化部门逐渐转变工作思路,更加注重“种文化下乡”。流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进村入社,各级各部门、各镇乡基本都有自己专业文艺队伍和品牌文艺节目,形成了大型文艺活动定期化,日常文艺活动常态化。

在该县花园镇,村村有专业演出队,月月有文艺表演,天天有群众活动。实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育文化”最后到“用文化”的层层蝶变。“我们每年外出梓潼、中江、平武、德阳、遂宁等县市区演出就不下30场。”该镇法源寺村表演队的张泽先老人一提起表演队取得的成绩,一脸自信,“看了我们演出的,都说我们是业余队伍专业范儿。”

文化育民

城乡劲吹文明新风

“县上送文化到镇乡,播下文化种子,然后在群众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开始往一个高度生长了。”该县花园镇文化站站长李安明谈及全镇的文化建设,感慨万端。

花园镇是有名的“涪城麦冬之乡”。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些群众不同程度地患上了“富贵病”:农闲时节无事可做,赌博、滋事多有发生。该镇先在文化环境相对较差的白衣村“试种”文化。短短几个月,该村建起了农家书屋、村图书阅览室和文化活动中心,通过文艺骨干人员搞起了健身舞、太极拳等活动,引导村组群众逐渐从麻将桌上走下来,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

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三台,城乡群众不仅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产品,文化的发展也让百姓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过去人们休闲时只能打打牌、喝喝酒,甚至有的地方赌博成风,现在忙文化、吹拉弹唱,阅读书籍,锻炼身体。

三台县还十分重视文化的育化作用,每月一场的“梓州大讲堂”座无虚席,不少单位开设了“道德讲堂”、“城乡大讲堂”,培育了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这些“以文育德、德文共建”措施,让文明之风劲吹梓州大地。

新闻推荐

涪城开展秸秆还田技术培训今年涪城区计划在杨家关帝玉

涪城开展秸秆还田技术培训今年,涪城区计划在杨家、关帝、玉皇、石洞等4个乡镇的12个村推广秸秆还田技术15000亩次。日前,区农业局在杨家镇组织召开秸秆还田技术培训会,为示范农户分析秸秆还田技...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