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闻弦歌而知雅意”

绵阳日报 2013-09-24 22:12 大字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

农村学生作文难,难就难在阅读面小、视野窄,见识面小、素材少。我认为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发掘乡土作文素材,以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曾有人说:最原始的才是最美的。农村学生身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却被习以为常的目光忽略了。学生常常舍近求远,去写他们不熟悉的火车、飞机、动物园和高楼大厦,结果越写越摸不着“门道”,越写越找不到自己了。其实,可以写写自己的童真童趣、奇思妙想;写写家乡最自然的山山水水、最淳朴的民风民情和最真实的发展变化。将这些最自然、最原始的用最真挚的感情写出来就是最好的作文了。郭沫若先生曾说:“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便是上乘之作。”新教材中要求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发掘乡土素材,就是开发新课程资源;发掘乡土教材,就是让学生放下好高骛远的眼光,以平和的心态来“我手写我心,我口抒我情”。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学会写普通,写平凡,才有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作品也才有更普遍的意义”。可见,发掘乡土素材对农村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

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是中小学生的第一个学习内容。家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我们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可正因为熟悉就找不到素材可写,其根本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人和事没有深厚的感情。在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里,不难看到,每一个文人的经典之作,都缘于一个“情”字。如果没有沈从文先生对湘西那一片神秘土地的浓浓情深,也不会有脍炙人口的《边城》。很多山区也像湘西这片土地一样,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只要我们用心去写、用真情实感去作文,也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物以情观”、“情以物兴”(《文心雕龙》),古人已经阐明了感情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可见,情感对写作素材的重要性。

培养农村学生的乡土情结,并不是要求学生都成为作家,写出名作。而是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素材产生感情,有材可写,有材要写,达到“诗为乐心”(《文心雕龙》)。“当写作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的时候,他的写作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二、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乡土素材

有了乡土情结,并不意味着就有素材。还必须利用课内、课外的有效契机,引导学生寻找素材、发现素材。如学了巴金的《繁星》,肯定能够引发你在家里的庭院中,在村头的大树下数星星、听故事的情景。引导学生模仿《繁星》,将数星星的情景再现出来;学了鲁迅的《社戏》,学生们说:“这些大作家们说的话,就是我们想要说的!”可顺势一导:“来,我们和大作家们比一比,也写写我们家乡节日的气氛!”学生们就会不余余力的去找与课本中不尽相同的特色素材。

课外也有很多的契机。学生们看到校园里一幢幢矗立而又洁白的教学楼,常会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老师跟他们讲:“原来这里是一片荒坡,学校建在此后,一天天才有这样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你的家乡没有变化吗?”学生会说:“从瓦房变成了砖房!”再引导学生去做社会调查,搜集家乡变化的资料并整理出来就是作文的好材料了。

确实,“我们身边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写作素材的能力。”只要教师抓住契机,善于引导,教给学生捕捉素材的方法,学生发现素材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写作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的来。古人说:“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先生也说:“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有了写作的源头,学生写好作文才成为可能。

三、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乡土素材

当素材源源不断来的时候,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素材就至关重要了。我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做资料卡片等,以搜集素材。日记和卡片是学生记录素材的重要途径,然后在期中或期末时做一次资料“汇编”,把乡土素材汇编成“自然风光”、“民风民俗”、“邻里关系”、“家乡变化”、“童真童趣”、“奇思妙想”等类别。有了这些“素材库”,就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了丰富的“粮食”,学生不再因为“无米下锅”而犯愁。

四、引导学生如何最好地选取写作素材

一次作文课上,初一学生问我“写几件事可以吗?”显然,这是取材的问题。我从庄稼的取舍上让学生思考:一块田里,行间长了几株稻穗、杂草,应该除弃什么?同学们都说除杂草,就没说除掉行间穗。我说:“行间的作用是什么?”同学们都清楚是通风,我再引导“那行间的穗多了,不影响通风吗?”学生都说:“还要除掉行间穗。”我引导学生:“作文素材也如此”——取其精华,即最能表达中心的“取”,其余的“忍痛割爱”,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如一块没有杂草的稻田。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引导,我相信学生头脑里不再是“空空如也”,他们每个人的“小仓库”里都储存了不同类型的素材,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了。学生也由过去怕写作文逐步到要写,作文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总之:素材来源于生活。作为农村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挖掘乡土素材,发掘地方课程资源,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可以说,生活有多充实材料就有多丰富。“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引导学生去过充实、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学生的作文素材自然也会是充实、健康、积极向上的,“因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们也正是作文的源头”。(三台县潼川镇禾加初中 刘艳梅)

新闻推荐

犯诈骗罪赔钱又领刑

案情回放现年27岁的三台县人杜某,初中毕业后便在家待业,平时无所事事的杜某喜欢通过QQ与人聊天。今年年初,杜某通过QQ与赵某认识,在杜某的劝说下,赵某于今年2月出资购买了一辆二手车并雇用杜...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