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输血”变“造血”打开致富门——三台县残疾人创业帮扶工作见闻

绵阳日报 2012-09-20 04:21 大字

800元助残补助金能做些什么?近日,记者走访了三台县部分残疾人,从他们身上找到了答案。

“从去年至今,我用800元助残补助金发展养殖,现在出售成品肉兔收入达2万元。”9月10日,正在忙着给兔子喂料的何书琼回答记者。

何书琼是刘营镇半月村人。由于身体不便,何书琼无法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儿,也无法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外出务工。当县残联得知情况后,立刻为她申请了800元的助残补助,并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帮她寻找项目、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我现在已发展种兔100余只,成品兔400余对,年收入1.2万余元。”何书琼高兴地说。

“今年,我们在全县12个示范镇、村选择部分示范户,实行一户一个项目,因人制宜,发展种养殖。”三台县残联副理事长廖天金介绍,今年全县已为像何书琼这样的25户“残疾人扶贫示范户”提供扶助资金。

在刘营镇黄泥井村,魏基勇一边巡视着鱼塘,一边和技术员用电话沟通。“近段时间气温变化快,要及时助氧,并随时做好防病措施。”谈起自己的创业过程,魏基勇感叹地说道:“这几年来,党和国家对我们残疾人的帮扶救助力度越来越大,不但帮助我们发展养殖业,还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让我们自食其力,拥有自己的‘开心牧场\’!”

1994年,魏基勇因车祸高位截肢,两条腿不得不装上假肢。2011年,在县残联的帮助下,魏基勇筹措资金投资养鱼。按照政策规定,县残联每年给予其1万元的“残疾人创业示范大户补助”,还帮助他联系水务部门进行技术指导,为老魏的创业之路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廖天金告诉记者,在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过程中,三台县除了不断加大“输血”帮扶力度外,还不断加强残疾人“造血”功能,以举办技能培训班、将部分求职残疾人送往省、市进行技术技能培训,让残疾人自强自立、积极创业就业,拓宽致富渠道。截至目前,全县已对112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培训,9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刘玉明 本报记者 赵晓兰 蒋秩宏 文/图)

新闻推荐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很辛苦的。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那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仅不觉得苦和累,而...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