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研究

绵阳日报 2012-04-24 11:21 大字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的品德课堂开始活跃起来,教师的教学花样多了,课堂也热闹,可是师生对话有多少实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却很值得我们深思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新的问题,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轻视教学本质,由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变成现在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滥用,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到现在的出现忽视教师作用的现象,诸多问题暴露在我们课堂上:

追求活动形式而忽视教学实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为了课堂有活动而组织活动”,不清楚所安排活动的意义在哪里?目标是什么,安排的活动只是针对少数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课堂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实际上对学生的思想没有什么触动,学生不能通过活动感受到什么,体验到什么。

追求对话次数而忽视思维价值。有的课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体现师生的有效对话,提问频繁,造成课堂的“虚假繁荣”。教师一问,学生一答,问题简单,思考价值低,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回答。有的课堂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可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暗示提示不断,有时干脆自问自答,问题的价值性降低,有的课堂整节课都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脑中的问题却得不到解决……这样的课堂致使师生有效对话的开放性、深刻性、创造性是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的。

追求评价激励而忽视客观真实。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批评少了,表扬多了,充满了人文气息。然而我们在现实的课堂中发现,有的教师总是采用模式化的语言:“你真棒,真好”,到底好在哪里,学生稀里糊涂;有的教师总是重复学生的话语,缺乏概括和引领的技能,偶的教师缺乏调控技巧,面的学生突如其来的回答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应付了事。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即时性评价缺乏准确性和客观真实性,只是在应付而已,还有就是教师缺乏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更不可能和学生展开有效深刻的对话。

那么,如何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师生对话更具有效性呢?

(一)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创造师生有效对话的宽松环境

要创建师生有效对话的课堂,首先应给学生发言的时间、机会和条件,赋予学生敢动脑、敢思考、敢提问、敢说话的权利。因为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才能消除思想疑虑,减轻心理负担;才能充满自信,鼓足勇气,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二)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师生有效对话的兴趣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兴趣,促进感悟

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对游戏情有独钟。如果在课堂上采用游戏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对话欲望。

2.创设表演情境,再现生活,加深体验

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思维能力、表演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生活经验去表演和体验。在品德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体验带进课堂,把他们对道德的个性化理解与践行带人课堂。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表达自己生命故事、感受同伴故事的时间和情境,让他们在表演、表达、聆听中互相熏陶感染,彼此启发激励,拓展道德视野,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

3.创设影音情境,渲染氛围,引发共鸣

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感人的故事这些直观形象的音像情境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共鸣,产生感受。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来创设一些精彩的影音情境(包括放录音、放影片,播放歌曲、播放故事等),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文本,激发高涨热烈的情感,打开思维的闸门,从而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4.创设实践情境,融入社会,内化道德

品德教学必须重视“说”与“做”的结合、“认知”与“行动”的一致,使教学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教师要创设合理可行的实践情境,将品德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落实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巧设问题、适度点拨,引领师生有效对话深入和精彩

1.明确主题,精选话题,扩展广度。

品德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应紧紧联系教学目标及课堂几大环节有针对性地设计好主干问题。要加大问题的思维含量,使问题具有发散性、拓展性、延伸性。品德课上的对话话题可能来源于一对矛盾、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次生成。一个优秀话题应当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科学性,所设置的话题与学生认识水平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时代性,要关注社会、关注时政、关注自然,让话题起到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效用;三是开放性,让话题与生活链接,使师生心灵开放、个性张扬;四是启发性,话题设置要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五是挑战性,话题要具有挑战性,撞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激发思维。

2.适时点拨 拓展深度

掌握策略,适时点拨,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为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注入活力,从而使学生的思泉随之喷涌,智慧之花灿然开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机诱导,顺势点拨”,为学生指点迷津,指明思考方向,拓展思维深度。

(四)作好客观、公正的即时评价,提升师生有效对话的思维价值

1.评价要讲究激励性和期待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天真纯洁、积极性高、荣誉感强,渴望被教师注意,被教师表扬和赞美。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面对学生独到的想法、精彩的发言、点滴的进步时,教师应该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这种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听到肯定、亲切、赞美和富有期待性的评价,学生一定会备受鼓舞、信心大增,进而在以后的学习中热情投入、积极表现、朝着更高的努力方向快乐前进。

2.评价要讲究准确性和导向性

我们在品德课堂上不能为了赏识鼓励学生而“不分黑白”地一味表扬赞美;不能为了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不加引导地让学生“乱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呈现的认知水平,做到该点拨的点拨,该夯实的夯实,该提升的提升,该纠正的纠正。特别是对于学生在互动中暴露出来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理解,绝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予以纠正澄清。

(三台县古井镇中心小学校 钟真志)

新闻推荐

永新初中举行首届“榜样教师”评选活动

本报讯榜样就是力量。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永新初中启动“榜样教师”评选活动。最近,三台县永新初中通过学生制订细则,学生组织投票的方式评选了该校首批“榜样教师”。首先由每班学生推...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