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40余年如一日照顾患精神病亲人

绵阳日报 2021-12-23 07:24 大字

人物档案

秦秀,女,1968年出生,平武县阔达藏族乡阔丰村人,照顾家里三位患精神病的亲人长达40余年。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文宇

事迹点击不离不弃照顾患病亲人

父亲因长期患有哮喘病,基本丧失劳动力;爷爷双目失明,生活起居均需要人照顾;母亲与弟弟先后患上精神病,均需人专门看护……与一般家庭的孩子相比,秦秀的童年困难多于欢乐。她5岁时,母亲邱开英患上精神病。秦秀上小学二年级时,4岁的弟弟也患上了精神病,她被迫辍学回家。本该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却不得不过早地为这个不幸的家撑起一片天。1985年,秦秀与同村的孟国兴结婚,夫妻二人共同分担照顾亲人的重担。

婚后,夫妻二人育有一双儿女。1999年,不幸再次降临在秦秀头上:父亲突然癫狂,患上精神病。2000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和弟弟病情加重。平日里,秦秀要忙着照顾两人的穿衣吃饭,还要下地干活挣钱养家糊口,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是,秦秀挺了过来。

2005年,秦秀的女儿考上大学,但弟弟的病也更重了。无奈之下,秦秀只能向阔达乡党委政府求助。得知情况后,乡党委政府帮助秦秀联系精神病院为其弟弟治病,同时帮她女儿申请助学金。

三年后,弟弟病逝。母亲邱开英病情也因此急剧恶化,精神也一天天坏下去。邱开英只认女儿秦秀一人,不是秦秀送去的饭和水一概不吃不喝,秦秀还要按时为母亲擦拭身子,确保她身上无异味。在家附近干活时,为防止母亲乱跑,还得牵着她的手。

生活的艰难让秦秀的一双儿女早早懂事并走出大山,女儿秦孟先在成都安家,儿子孟加秦在德阳工作。在儿女们看来,母亲就是敬老孝亲的榜样。对亲人的不离不弃,秦秀也赢得了周围乡邻的称赞。

心语心愿生活好了很多,想回老家居住

12月21日,记者采访了秦秀。电话接通时,话筒里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这是我的孙女,两岁多了。”秦秀说,如今,她在成都帮女儿带孩子,丈夫在老家种地,为了方便照顾,她把母亲也带到了成都。

母亲现在身体差,精神状态很不好,加之孙女需要照顾,“一老一小”让秦秀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她却没有怨言。“生活比起前几年好了很多,压力也小了一些。”说到这,秦秀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满足。

风雨过后就有美丽的彩虹。关于未来的日子,秦秀有打算。

近几年,平武县阔达藏族乡阔丰村加大了人居环境治理,村里的道路上也种满了鲜花,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去年,因为当地泥石流滑坡,秦秀所在的组全部搬迁。所以,她打算今年春节前回老家种点土豆,等到明年考虑在老家买间房,等孙女大一点上幼儿园了,自己还是带着母亲回老家居住,因为,那里毕竟是自己的根。

新闻推荐

拨动留守儿童心弦

户外音乐课堂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锦辉文/图)“孩子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伴随着动感的节奏,瞬间点燃了孩...

平武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武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