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维度 定位绵阳经济发展“新风向”

绵阳日报 2019-09-06 02:32 大字

绵阳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主体厂房封顶

绵阳5G科技园和卫星应用科技园

鸿星尔克西部鞋服产业园三台基地

建设中的绵阳华夏历史文化科技产业园

平武县豆叩镇堡子村禅茶小镇

安昌镇高安村精品农业公园

时间,记录开拓者前进的刻度。

2019年已过大半,翻开绵阳经济发展画卷,起笔不凡,落画精彩——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顺利量产并交付;绵阳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主体厂房封顶,重大项目为绵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等一系列重大会议,提振了发展信心,坚定了改革决心;

各项事业在绵阳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向好势头;

……

这一切,注定了2019年是绵阳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本报记者李灵越/文本版图片来自视觉绵阳

速“稳”质“优”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活力十足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绵阳市经济运行遇到更加高难度的挑战。

观全局、辨大势,方能拨云见日把握发展规律。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着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系。这既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迫切需要。迈向高质量发展,绵阳经济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今年以来,绵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最多跑一次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改革、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等35条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正在绵州大地“落地”,深化改革正不断为绵阳经济发展蓄积后劲。

“软环境”变成“硬实力”。不久前公布的全市经济上半年“成绩单”更坚定了发展信心:上半年,绵阳GDP为1178.35亿元,经济增速为8.9%,居全省第2位,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在这一宏观数字之下,一些新气象新信号更值得关注。

先看效率变革。1至6月,全市工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1.2%,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5.4%,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工业和技改投资持续走高。

再看动力变革。目前,全市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总数达51户,排名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行业小巨人企业达4户,与成都保持一致排名全省第一。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成绩传递出的信息,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坚持高质量发展,谋定而动,行稳致远的有力印证。

开“花”结“果”“招商选资”落地达效潜力迸发

“量产品打包完成,准备就绪,开始装车!”7月15日,随着一声令下,绵阳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顺利量产并交付。

作为迄今为止绵阳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投资额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京东方的“开花结果”让绵阳迈步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

近年来,绵阳市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践行“精准专业化”招商理念招引项目,创新构建“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进项目,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委、市政府也深谙:招商引资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不能什么企业都引、什么项目都招,要将“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把这项工作上升到全新的高度来谋划、部署、推进。

招什么?绵阳市明确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三大战略”,制定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重点产业规划及空间布局方案,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地招引项目。

怎么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亲自带头跑企业、身体力行推项目;市级部门协同作战,在投融资、土地供应、水电气要素保障、规划建设等方面献智出力;驻外招商“先锋队”发力,助力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招商资源网络。

看,绵阳正不断扩大开放合作的“朋友圈”——

今年上半年,全市国内省外履约项目302个;新签约的114个项目已履约79个、履约率达69.3%。

“目前,一大批项目已经落地建设甚至建成投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市经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精准专业化招商理念,重点围绕六大重点工业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聚力招商,助力绵阳高质量发展。”

产“兴”业“旺”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动力强劲

走进位于涪城区金家林上街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厂区,一片繁忙景象:上百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对供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连接器进行组装。

“大家伙儿都在抓紧忙生产、赶订单。”公司总经理李运明表示,“今年,公司还着重对特种连接器领域进行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上半年业绩增长显著,已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无独有偶。位于梓潼县长卿山的中国“两弹城”持续升温,暑假期间,几乎每天都有夏令营团队到此感受红色文化。

产业兴、绵阳兴,产业强、绵阳强。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绵阳无惧风高浪急,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创新规划“686”重点产业,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686”重点产业规划,着力推动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六大产业整体加速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先导产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会展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三大生活性服务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油、畜禽水产、中药材、林果、蔬菜、休闲农业6个重点产业和10个主导产品,扎实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

一个项目是一个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数据显示:上半年,绵阳“686”重点产业“成绩单”在市场逆势中呈上扬趋势。其中,制造业六大重点产业总产值增长11.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1.36亿元,增长3.7%。

迈向新征程,绵阳正铆足发展后劲,在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道路上砥砺奋进,阔步前行!

数字看变化

今年上半年,绵阳GDP为1178.35亿元,经济增速为8.9%,居全省第2位,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1至6月,全市工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1.2%,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5.4%,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工业和技改投资持续走高

今年上半年,全市国内省外履约项目302个;新签约的114个项目已履约79个、履约率达69.3%

今年上半年,绵阳“686”重点产业“成绩单”在市场逆势中呈上扬趋势。其中,制造业六大重点产业总产值增长11.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1.36亿元,增长3.7%

目前,全市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总数达51户,排名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行业小巨人企业达4户,与成都保持一致排名全省第一

新闻推荐

减轻经济负担 增进学习动力 平武受助大学生第二年助学金领到手

本报讯(王松梅记者任露潇)日前,国家能源集团神东集团公司地企协调中心相关负责人与大柳塔试验区商会、绵阳市企业家联谊会等...

平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