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森林在川探索生态脱贫模式

成都日报 2018-05-17 02:39 大字

从成都出发,开车需要整整5个小时,中途经过很长一段盘山公路,才能抵达绵阳平武县。这里森林覆盖率超过70%,但经济发展却相当落后,当地居民甚至只能通过破坏环境的方式去获取资源。

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5月16日,在平武县关坝村举行的阿里巴巴生态脱贫交流会上,阿里脱贫基金副主席、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宣布了助力脱贫的新动作:蚂蚁森林升级!未来,网友在蚂蚁森林上认领保护地或经济林,不仅可以支持巡护等生态保护行为,还能购买当地的农产品,帮农民实现增收。而这次与四川平武的合作,则是他们在生态扶贫方面的首次尝试。

蚂蚁森林升级

保护地上线24小时

140万平方米被认领

据了解,阿里脱贫基金将以蚂蚁森林为基础平台,帮助村民生态脱贫。平武的关坝自然保护地从5月15日正式上线仅24小时,已有140万网友通过蚂蚁森林能量认领,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未来,除了保护地,网友还有可能认领经济林,认领过的网友可以直接购买到“自己保护”的经济作物。此外,蚂蚁森林和淘宝供应商还将为保护地经济林出产的环境友好型产品提供市场机会,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增收,帮助提升当地经济。

在阿里巴巴脱贫基金看来,“生态脱贫”的“生态”首先代表着“绿水青山”,同时也意味着商业力量的全方位融入。阿里生态体系内的电商、培训、新零售、科技资源都将全力为生态脱贫模式的探索提供支撑。在中科院环境与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卫平看来,“以往的生态脱贫缺少企业参与,大多离市场太远。”

打通跨界合作链条

探索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把好山好水出产的好货卖出去,这是传统生态脱贫的路径。而互联网平台和商业生态带来的价值,可能远不止于此。平武作为阿里生态脱贫的第一个试点县,正在开展一场社会力量的跨界探索。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超过2750个,生态保护卓见成效。但“生态+发展”双赢的模式,几乎没有可借鉴和复制的案例。“生态脱贫是一条没有车辙印的未来路,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将是一条可探索的前路。”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副总裁马剑说。桃花源曾在平武建立了第一个民间参与保护的公益保护地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在马剑看来,“大体量的企业持全部资源投入生态脱贫,这还是第一次。”

李芯锐对这样的探索期待已久,他是平武关坝村养蜂合作社理事长,此前曾有公益机构主动帮忙卖蜜,预定了2000斤,最后只卖出200斤,多的蜜都砸在了仓库里。“他们也是好心,但错误地预估了市场,也缺乏渠道能力。”在李芯锐看来,发展是个链条,每个环节都应该有专业的人来规划和运筹。

现在,这些环节正在补齐。参与这场“生态脱贫实验”的,有桃花源基金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公益机构、中科院环境与生态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以及代表商业力量的农村淘宝和淘宝供应商,甚至蚂蚁森林、中央美院这样的跨界创新平台和机构。

即将展开的这场生态脱贫实验,链条正在慢慢凑齐。本报记者 王鑫

新闻推荐

绵阳市计划建成千人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

本报讯(姚月实习记者杨彩霞)今年1月起,绵阳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陆续被派到涪城区、游仙区,从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

平武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武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