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倾力打造九环线上新明珠

绵阳日报 2014-11-02 17:23 大字

政府主导

描绘旅游发展新蓝图

该县始终坚持“绿色低碳、高端生态”发展理念,突出生态保护、山区特色、富民强县要求,着力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强化政策创新引领,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打造旅游目的地,推动平武旅游产业大发展。

强化机制保障。树立“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民生”的理念,重点抓住平武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发展方式与开放格局等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巩固和完善全县旅游发展一盘棋机制,坚持书记、县长亲自抓旅游、负总责,成立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成立旅游发展办公室,全面负责旅游产业发展的日常事务工作,实现了平武旅游产业发展科学统筹推进。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修编完成《平武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营造大环境、着眼大区域、发展大旅游的思想,力争3到5年将平武建设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科普、探险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民参与共同受益的全域旅游度假区。加强对工矿企业的控制,在重点区域(火溪河、虎牙河、清漪江、磨刀河四个流域)禁止上新的水电、矿产等对生态环境有破坏的项目,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全力保持平武天蓝、山绿、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

加强政策引导。从宏观上牢牢把握旅游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走向,从微观上对局部建设做好审定和监管,防止旅游开发中的低档次重复建设,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认真抓好现有旅游发展政策的督促落实,积极制定星级农家乐扶持补助政策等适应当前旅游发展形势的产业促进政策,落实20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全方位对发展旅游产业予以支持,促进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平武旅游产业发展。

狠抓项目

打造旅游发展新品牌

该县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旅游投资商,大手笔、高水平地推动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实现了平武旅游产业上档升级。

全力打造白马王朗5A级度假区。依托白马王朗旅游资源,成功引进成都天友集团投资36亿元,打造川内第一个集观光、体验、度假旅游模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景区,国内第一家拥有“吃、住、行、游、购、娱”完整旅游产业链的国家5A级景区。目前,该景区已启动项目18个,完工项目10个。今年国庆期间,景区已免费试运营,品牌形象初步显现。目前当地已有200余人在天友集团务工,除购买“五险”外,人均月收入3000-4000元,预计景区所有项目建成后,平武年接待游客人数将突破300万人次,解决6000余人就业,带动白马、木座、木皮3个民族乡群众收入翻两番,当地群众将于2017年率先迈入小康,平武旅游产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平武也将真正成为享誉中外的旅游目的地。

全力推进重点景区建设。在快速推进白马王朗5A级度假区旅游项目的同时,将清漪江流域、磨刀河流域、虎牙河流域作为重点旅游发展区域精心谋划,充分整合农业观光、乡村美食、养生药材以及民俗文化等多种资源,全方位打造休闲度假、科考探险、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大力提升平武旅游整体竞争力。目前,龙安、南坝、响岩、平通四镇已成功打造为九环东线上的靓丽明珠,清漪江流域水上漂流暨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景区旅游效益已日益显现,磨刀河流域生态体验旅游景区建设正加快推进,涪江六峡、虎牙旅游项目招商也在加紧突破。

全力加快旅游县城建设。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县城为核心,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城镇体系。目前,位于县城的镇南山珍稀植物园已初具规模,天友国际广场五星级酒店即将竣工投入使用,以县城报恩寺景区为核心的“中国报恩城”打造正有力推进,“好又多”、“华联”、“三和”等大型连锁超市有序进驻,县城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形象初显,已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环境优美示范县城”。

夯实基础

营造旅游发展新环境

该县牢固树立“外塑品牌、内强品质”理念,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利用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全面提升平武旅游品质。

着力改善旅游交通环境。在突破交通“瓶颈”上想办法、添措施,今年主动向市委、市政府请缨加快九环东线(平武段)改造提升,目前该工程已竣工,为平武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争取绵九、广平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煽水路、王王路、黑白路、大山路建设,加快平松路、平青路、平林路等主要干线公路改造提升,坚持每年硬化通村公路100公里,有计划地开通县城至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路网已基本构建。

着力提供旅游基础保障。主动谋划实施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先后投入4000万元新建王朗、虎牙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演艺中心、购物展示中心等服务设施,投入2500万元打造特色旅游文化街,投入5600余万元完成报恩寺、豆叩寺等文物修缮工程。建成星级宾馆2家、星级农家乐20家,全县接待床位达到1万余张。加大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等旅游配套设施资金投入,旅游景区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旅游商品开发成效显著,一些极具山区特色的农产品、中药材、民族文化产品备受游客青睐。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全县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大力提升。

强化营销

塑造旅游发展新形象

该县高度重视旅游宣传营销,借力各类推广平台,全方位开展旅游产品宣传推介,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平武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社会媒体宣传营销。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邀请央视、新华网、《四川日报》《绵阳日报》等10多家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摄制“熊猫乐园·生态平武”、“江河万里行——探秘涪江源头”等外宣片。在《中国新闻网》《四川日报》以及官方微博微信“微平武”等媒体发表旅游方面文稿209篇。邀请资深记者和文化名人来平武开展创作采风活动,出版了《平武记》《白马叙事》《虎牙大峡谷—中国的黄石公园》《大熊猫嘎玛奇游记》《诗意平武》等一系列展示平武民族文化、地域风情的旅游文化书籍、歌碟和画册。

加强节庆活动宣传营销。成功举办“走进平通·印象梅园”平通梅花节、豆叩采茶制茶体验游等大型节庆活动,不断丰富节会内涵,吸引游客参与,放大宣传效应,凝聚了商气财气人气。先后开展“神话王朗·秘境穿越”和“探秘虎牙·寻梦雪宝顶”两次生态旅游推介活动,让外界进一步认识平武、了解平武、感受平武,大大提升了平武旅游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旅结合

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该县充分利用特色文化、生态农业等资源优势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积极推进文旅融合。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整合藏羌民俗特色文化、蜀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以开发平通羌绣、白马服饰等民族文化产品,保护民族文化村寨,支持、引导开展传统的节日、庆典等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平武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厚重感,增强平武旅游的吸引力。加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队伍建设,发现和启用了一批传承传统文化的民间人才、乡土人才,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积极推进农旅融合。依托旅游开发带来的市场机遇,立足生态之本,在清漪江流域、磨刀河流域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县星级农家乐达到20家,乡村旅游接待户突破100家。依托旅游产业带活全县特色农产品销售市场,茶叶、腌腊肉、核桃、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和天麻、厚朴等优质中药材的销售水平持续提升,群众收入大幅增长。

新闻推荐

九环线黄土梁积雪交警全力保畅通

本报讯(何政霖曾家堂记者彭雪文/图)16日起,九环线(省道205线)从五号桥至山顶路段(黄土梁段)路面积雪。平武交警大队提醒过往车辆一定要做好防滑设施设备安装,以防安全事故发生。当日上午10...

平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武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