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旅游业点燃群众致富梦
10月23日,星级农家乐验收工作组到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对照星级农家乐标准,对7户农户的厨房、卫生间、接待大厅和房间等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查验收。
两年多前,村民齐绪辉还在外务工。短短两年时间,他的农家乐就从自发经营发展到走品牌发展之路。如今,越来越多的桅杆村农户正投入到星级农家乐的建设中来。
近年来,作为平武县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乡村旅游发展红红火火。平武将传统文化注入乡村旅游业中,打造了牛飞村“走马羌寨”、白马山寨、平通梅园、豆叩采茶制茶体验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越来越多的平武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孟贤才 王兴莉 邹俊川
传统文化 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白马藏族乡扒昔家村民药尼早善于绣白马藏式嫁衣、毡帽、腰带等。“这几年,我很少动针了。游客马上要来了,我要把村里的妇女重新组织起来,绣我们的传统服饰卖给游客,这样,手艺丢不了,还能有不错的收入。”
在白马藏族乡,典型的白马藏式木楼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村民利用这些木楼,发展起了旅游业。白马藏族群众仍保留着非常传统的传统文化:他们相互之间交流仍使用本民族语言;过年时,各寨子村民穿着传统服饰,跳曹盖、喝咂酒,从大年初一欢庆到初十五;许多白马藏族人在生产和生活时,仍穿着传统的服饰。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让平武乡村旅游各具特色、大放异彩。
在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从九环东线向对面望去,半山腰上几座羌族吊脚楼风格的房屋错落有致,这就是羌绣非遗传承人沈艳燕一手打造的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的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不久前,产业园已被文化部列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库,这让沈艳燕对未来的发展底气更足了:“我们正在组织当地妇女培训羌绣技艺,我们在家门口就把羌绣作品卖了出去。”
产业园开园后,这里每年培训平武青漪江流域1000余名妇女学羌绣。如今,羌绣园已接纳2000余名羌族妇女学习羌绣,“所有绣娘的产品都在这里集中展示和交易。”
朱开红是羌绣产业园的一名员工。在产业园,朱开红不仅教游客唱羌歌,还教他们跳莎朗,成为村里有名的绣娘和老师。“我今后要和大伙儿一起,把多彩的羌族文化传承下去!”
挖掘梅花文化,让平通镇桅杆村火了起来。春节一过,桅杆村及周边上万亩梅花顺着山势起伏迎春怒放,引来了大量游客,以往宁静的桅杆村热闹了。这些以前在村民眼里“没有啥看头”的梅花,变成了游客眼中的“绝色美景”。村民收入结构也随之改变,从过去单纯卖果梅到发展“梅园经济”、小山村的农家乐发展得红红火火。
梅园经济雏形已具:春季看梅花,“五一”上山采野菜,夏季采果梅,老年人可以上山避暑;同时对梅果进行深加工。
平武盛产优质绿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这里高山茶的优质品质。平武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做深做透绿茶文化文章,大力发展采茶制茶乡村体验游。
豆叩镇拥有全国稀有的高山大窝茶叶基地,近百年的老茶树比比皆是,2万余亩生态茶园吐纳清香。清晨起床、换上羌族服饰、背上采茶背篓,步行到农家茶园……每年春夏之交,在海拔1000余米平武县豆叩镇银岭村,许多城里人来到这里,体验采茶、手工制茶、茶艺表演,品尝羌家饭菜。
乡村旅游 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九环东线旁的稿史脑寨,充满白马藏族风情的寨子一床难求。
寨子的36户人家把房屋全部改造成了标准客房。村民索珠才里家有13间标间,外墙全部是白马藏式民居风格,而内部设施则按照城里的商务酒店装修。“来的客人太多了,住不下,只有请他们去其他地方找住处了。”索珠才里说。
尼甲才里是稿史脑寨的能人。嗅到了白马王朗旅游度假区开发的商机,他和三个子女一起投资200万元,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乡村酒店,即将全面完工。“我们这里海拔2000多米,即使是盛夏也很凉爽。”
从今年开始,白马藏族乡扒昔家村民杨红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在天友项目部工作。“我每月就能挣三四千元,公司还给买社保,比在外面强多了。”现在,天友集团在白马藏族乡招聘了项目管理、接待、保安等岗位70多人。
据了解,待白马王朗旅游度假区全部建设成后,群众不挖山、不砍树,4000多白马藏族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平通镇桅杆村村民齐绪辉家的农家乐藏身于梅林之中,香喷喷的饭菜飘满了农家小院,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来到齐绪辉家时,他正忙着招呼客人。“今天周末,人特别多,要预约才行。”临近中午12点,8张桌子已坐满了客人,饭桌上摆满了老腊肉、土鸡、野菜等山珍佳肴,还有地道的青梅酒。“游客吃的东西,几乎都产自山上。从春节后到现在,我们的毛收入近10万元。”齐绪辉兴奋地说。
尝到甜头的不止齐绪辉一家。他的邻居陈干去年也把自家房屋装饰一新用来接待客人。
“本来还有60多名游客要来体验,但因住宿条件有限,只能婉言谢绝。”豆叩镇银岭村村民吴顺志借着当地党委政府推出的“采茶制茶体验游”活动的东风,在全村第一个开办了农家乐。据了解,农家乐开办不到一个月,就接待了500多名游客。“我还要继续投入,改善农家乐的接待条件,带动全村人增收。以后种植茶叶、旅游接待两不耽误,日子肯定也越过越红火。”
特色农产品一直是平武的一张靓丽名片。旅游业发展,让村民的茶叶、核桃、中药材、蜂蜜等山货在家门口就卖出了一个好价钱。
在白马藏族乡,漫山遍野的山花怒放,这为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在扒昔家村民薛世修大爷后院,约一米长的树木劈开后,中间被掏空,然后做成了几十个“棒棒巢”,“我们这里养出的蜜蜂绝对没有农药残留,绝对原生态。”薛世修说,“因为品质好,这里的蜂蜜供不应求,一公斤要卖一百多元呢。”
新闻推荐
开栏语扶贫攻坚任重道远,***没有休止符。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国庆大假期间,四川省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走村入户,献策出力,实实在在地带动贫困村尽早脱贫致富。本报记者也将...
平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武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