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有一个光彩重生的地震灾区□宋海华
2010年,汶川地震两周年。我作为西南石油大学的外派学生记者,来到了重灾区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走访暑期实践的大学生团队和当地居民。
大卡车载着建筑用材,行驶在水泥大马路上,“轰隆隆”的混凝土搅拌机伴着援建队伍的阵阵吆喝……到平通镇正值中午,下车后孩子们看到我手上的大块头相机时,把我团团围住。镇中心小学新落成的教学楼对面是成排饮食店,正吃着麻辣烫的当地人嘴巴上扬、陶醉地呼出诱人的热气。
这是这个小镇给我的第一印象,可谁能想到两年前那场举国哀痛的地震,曾把它夷为平地?“这边的学生宿舍赶得上我们大学的标准了。”一位大学生支教队队员说。地震过后被夷为平地的平通镇,已经在对口援建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葺一新的学校,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和城里的学校一样;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人们吃完晚饭就迫不及待地跳着羌族舞,夜深了还乐此不疲;还有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项目,小镇以一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的速度变化着……
我一方面感慨于援建工作的迅捷高效,另一方面又被一个细节深深地打动:当学校、少年宫等教育设施建设好,当医院、文化中心广场等民生设施完全投入使用后,镇党委政府的办事处依旧在板房里。
一个太阳火辣辣的下午,我去了镇政府和医院两个地方。先到镇政府办公地点时,我怔住了,这是怎样的“政府”啊,只是用帐篷临时搭建而成,在烈日直射下似乎冒着烟,俨然“桑拿房”……再到新建成的医院,现代化的设施丝毫不亚于县级医院,坐在清凉的大厅里,我回想起镇长对我说的话:“‘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信仰和追求,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忧人民群众之所忧。”
如此“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境地,让我心里涌起了暖暖的感动。
2013年4月,雅安出现了新的伤痛,但灾难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脚步,伤痛让我们更珍惜当前的时光,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愿沉睡的灵魂安息,倒下的身躯不朽,活着的生命奋发!
(作者系四川仁智油服党工文化部员工)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把全县教育系统的精气神切实提振起来,把实现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到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中来,平武县教育系统立足素质育人,紧密联系实际工作,以生为本,精心设计了独具...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