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临园干道修建始末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临园干道(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上世纪80年代临园干道施工(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汤毓良(绵阳)
新中国成立初期,绵阳城区仅2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城墙外除了川西北第一公园与成绵路、珠市街、铁牛街外,其他都是农田菜地与荒河滩。
1975年,由绵阳城建局市政工程队完成25米宽的小临园路土路建设,从临园口(临园饭店,今金三角处)至绵江公路七星楼处,长1200米。1985年绵阳建市初期,全城没有一条像样的上档次道路,“街道狭窄、交通拥挤”是绵阳当时的真实写照。用于市政设施的资金仅569.2万元。面对这样一个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小城市,绵阳市第一任市长王金城提出以建设干道(50米宽)为突破口,道路骨架呈棋盘式、组团式、辐射状的城市道路规划。但当时遇到很大的阻力:有的说“城里少修一条道路,农村就可多盖几所学校”,有的说“农村几亿人走的是机耕小道,城区修这样宽的道路,是浪费土地和资金”。当时,市建委立足于未来、立足于发展、立足于实际,实施总体规划,得到王金城的支持鼓励,排除了阻力。1986年4月,市政府成立了绵阳城区干道建设指挥部,王金城兼任指挥长。5月13日,临园干道破土动工。
修建临园干道最大的困难是工期短、要求高。第一届市政府确立的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高速度的城市道路建设思路和所构成的城市道路基本框架理念,至今仍在遵循。
建设干道要求:“天上不见线,地下不见土”,即邮电线、路灯线、雨水管、污水管、自来水管、煤气管道等10多种管线都要埋在地下而不露痕迹,路上全部要用沥青混凝土覆盖,不露一寸土。这在绵阳城市道路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就是在全国中等城市中也不多见。不但如此,市委、市政府要求干道在当年10月份以前完成,迎接绵阳市举办的首届秋季商品交易会;另一方面,道路的技术质量也要求干道在秋天雨季来临之前,全部完成土建施工任务,避免雨后出现塌方、沉陷。加之,要拆迁居民153户、商店64家,牵涉的问题多,十分棘手,难以处理。
工期只有150天,指挥部与施工队伍都感到压力很大,可以说是没日没夜,没有晴天雨天,所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金秋10月,干道仅施工120天就顺利完工,总计铺路3.8万多平方米,桥涵工程2座,建成排水、电力、燃气、附属设施工程2座,检查井137个,雨水口129个,玉兰花路灯387盏,植树花木3万多株;同步首次进行铺设的雨水管、污水管分流、自来水管、电缆线路、路灯照明总长16千米,实现绵阳首次道路上无天线、地面宽敞、绿带隔离、色调优美的现代化干道。
紧接着,临园干道向西延伸至双碑村公路铁路立交桥,建成了临园西干道、新火车站和3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其规模和设施在全川仅次于成都火车站。随着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兴建,东西干道延至永兴镇,全长15千米,被市民赞誉为第一届市委、市政府给绵阳写的“一横”。接着长虹大道(南北干道)“一竖”与一环路“一个圈”,初步构成了大城市道路框架,可以说这是绵阳城市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直到今天,再没有人认为临园干道修宽了。这得益于道路骨架的完善以及“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绵阳在后续的城市规划及建设中,一直在全川领先。2000年时,城市扩大,人口增多,尤其车辆骤增。为了行车通畅,将原临园干道“三块板”中的快车道两旁绿化带与路灯拆除,增修了人行道两边绿化带。
时至今日,临园干道几经改造提升,依旧是绵阳一道靓丽的风景。
新闻推荐
榜样示范彰显道德力量 绵阳市持续开展“感动人物、最美人物”评选表扬活动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若雪)为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彰显社会道德高度,让不同...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