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王久华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市第八次党代会将“实施创新引领战略”纳入未来五年“四大战略”之一,充分体现了市委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关注。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将全面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站高谋远、奋勇争先,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基础,为推动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智慧和力量。
围绕创新基础,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广大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服务科技工作者就是服务科技创新,尊重科技工作者就是重视科技创新。我们将一以贯之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联系科技工作者体制机制,创新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天府科技云”等现代化平台,打通科技工作者“所能”与市场“所需”的链接通道,推动科技工作者想事、谋事、干事找科协,向科协聚集。创新开展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宣讲方式,积极开发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现代化传播资源,引领科技工作者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力。广泛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工作者学术沙龙”“科技工作者新春座谈会”等活动,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切实感受到优质、温暖的服务。
围绕创新人才,增强创新发展源动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将聚焦构建近悦远来创新人才高地,不断优化创新软环境,进一步抓好本土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托举工程,选树典型,定期评选一批创新带动能力强、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做好“绵州杰出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技工作者”表扬举荐,使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做好人才关心关怀,帮助解决科技工作者后顾之忧,激励动员更多人才积极投身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建设,把科协建设成为助推人才成长成才的摇篮。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的渠道和平台优势,有目的、有计划的做好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使用,定向引进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端产业的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来绵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围绕创新驱动,建好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就是要勇于“出圈”、善于“破圈”。我们将围绕科技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汇聚创新资源,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企业需要什么就联系什么,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有什么,就推动企业承接什么。深挖“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科技资源蕴藏潜力,通过建立科技服务线上线下服务中心,不断集聚创新要素,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便捷、高效对接,打通科技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引导高校院所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与地方和企业共建院地创新产业联盟,共同培养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促进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快速、有效对接,推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绵率先转化为生产力,打通科技到经济“最后一公里”。
围绕创新环境,夯实科技发展软实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释放科技人才创造活力,就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让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我们将继续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握重点科普人群、重点科普区域,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增加科普资源供给,加大对城乡接合部的科普力度,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手段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加大应急科普力度,逐步实现精准科普、按需科普,力争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
(作者系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新闻推荐
四大战略抓落实记者探一线“码”上看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若雪文/图)生产的燃气管道是否达标?这就需要在其出厂前...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