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共享发展新局面
踊跃发言(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陈冬冬摄)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开创共享发展新局面,这是未来五年绵阳的工作重点之一。围绕这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命题,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健康绵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等方面展开热议。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文宇
焦点话题
紧紧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得到更好满足,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
精彩回放
过去五年,绵阳市倾情用力办实事、惠民生,人民福祉水平全面提升,成为全省首批全域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的城市。建成绵阳飞行职业学院,全市高等院校达到15所。新增三级医院2家、总数达到19家,省内首家地级市儿童医院建成投用。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60%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7.9万人。学前教育“80·50”攻坚任务圆满完成,高中教育水平全省领先。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9.3%。民生改善已成为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耀眼的亮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代表委员热议
任莉是一名基层代表。她希望能关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一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在她看来,小小电梯承载着群众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的居住幸福感。任莉表示,目前,城区老旧小区较多,但老旧小区安装电梯这一项目推进却较为缓慢,高层住户认为支出费用较高,底层住户认为电梯安装影响采光,各种矛盾屡见不鲜。任莉希望政府在每部电梯补贴15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资金补助,同时加大其他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升老旧小区电梯安装率。
教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程倩代表建议,在继续巩固提升普通教育优势的同时,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机遇,及早研究制定全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通过新办、招引、改扩、合作办学等模式,迅速启动布局绵阳市多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围绕绵阳市工业强市战略需求,开办相关职业技术专业,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培养能工巧匠、技术骨干,打造绵阳教育的新名片、新引擎。
在绵阳,各大公立医院都处于主城区,距离主城区较远的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群众看病问诊需要来回奔波。为此,肖敏委员建议,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布局,大力推进医疗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能,为群众提供最优质、最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她还建议不断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健康绵阳”建设,努力维护群众健康。
但春艳代表也很关注健康这个话题。她建议继续优化调整“两病”用药目录,重视高中教育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医保行业的执法相关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执法机构,维护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古往今来,绵阳哺育了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欧阳修、清代才子李调元等无数杰出人物,李白文化、嫘祖文化、大禹文化、文昌文化等底蕴深厚,两弹一星、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催人奋进。冯小涓委员认为,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在这一块上,绵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府应该努力发掘本地优秀的文化资源,贴上响亮的文化标签并不断延伸其内涵。“绵阳要树立‘大文化观’。”冯小涓说,文化应该融入到城市方方面面,融入城市建设、工业、农业、旅游当中,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以展览雕塑等形式展现绵阳文化,加大保护力度,并不断挖掘其内涵特色,将文化具象化,然后通过展陈的方式展现出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敏)10月28日,在长虹建业63周年之际,长虹能源绵阳锂电项目投产仪式举行。市委书记罗增斌出席并...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