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弟为仁之本
孝是伦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大文化特质。
孝也是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孔子在《论语》里对孝作了系统的、详细的论述,比如什么是孝、怎样做到孝,等等。孔子对孝的研究、总结、提升,对中国社会伦理和政治制度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孔子的这些意见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王晓阳(绵阳)
一
什么是孝?按《说文解字》,孝,会意字,从老省,从子。是儿子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意思是,子承老也,善事父母者。也就是子女善待父母,孝敬父母。
在孔子和儒家看来,孝和弟的意义很大,是为仁之本。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学生有若说: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是《论语》的核心思想,按《论语·颜渊》中孔子回答樊迟的话,仁就是“爱人”,到了孟子那里直接变成“仁者爱人”。仁者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人亲人都不爱,很难说会去爱别人,如果不爱人,也就不能说是仁者。而爱亲人首先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所以,在儒家看来,孝弟是仁之本。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在谈到对年轻人的教育时再一次讲到孝弟,他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指年纪较小、为人弟为人子的人。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所,入是指进到父亲住处,也指在家里。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在外面。意思是说,年轻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要寡言少语,诚实可信,要博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好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献知识。
孔子提出,对年轻人的教育具体就是四点:孝弟、谨信、泛爱、亲仁。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放在第一位,把学习文化知识放在第二位。他要求年轻人首先要致力于孝弟、谨信、泛爱、亲仁等品德的修养和提高,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父母去世举行丧葬之礼,一般人认为只是一个庄重的形式。但在儒家看来却具有特别的意义。曾子在《论语·学而》中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指认真对待父母的去世。追远,追怀、祭祀祖先。曾子把认真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怀、祭祀久远的祖先,不仅看作是孝的重要表现,而且看作是培养民德的重要载体,认为“慎终追远”可以让老百姓趋于忠厚诚实。
丧礼对于人类极为重要。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引述现代人类学家的话,认为人知道埋葬死者,或给死者以某种丧葬形式,是人的族类自觉的开始,动物一般没有这种行为。
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体现出一种超越功利的真情实感。因为,此时死者已无所求,生者也无所报,只有一种怀念的情感。儒家更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使生者珍惜生命并努力修德行善。
治国理政更要孝字当先。据《论语·学而》记载: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是鲁国很有权势的正卿,他向孔子问政,问的是“如何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并且勤勉努力?”孔子回答说:“执政者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引导老百姓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他们就会忠于你;提拔好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自我勉励、加倍努力了。”
孔子谈政治往往与人道结合在一起,国家与家庭结合在一起,他认为,没有离开人道的政治,也没有离开家庭的国家,他主张“德治”“礼治”,这里对季康子问政回答中阐释的也是这个道理。他认为,统治者要获得人民的尊敬,首先必须以庄重认真的态度对待人民。要获得人民的忠诚,首先必须提倡孝弟,讲究尊老爱幼,上下都讲究美德,互相感应,社会风气才会好转。
二
孝,首先当然是要有必要的物质供养,没有一定的物质供养,孝也就会落空,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只有物质供养,孝也是远远不够的,孝的关键还要敬,是一种出自内心和真心的行为。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学生子游问孝,孔子说: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的意思是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犬马也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里强调,对父母的孝道不仅仅是赡养,让他们有吃有穿有住,当然这是基础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尊敬、敬爱。如果只是满足父母的吃穿,而对他们使脸拌嘴,呼来喝去,就与饲养动物没有区别了。孝敬父母,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外,还要通过发自内心的敬,外现于对父母的语言、态度的尊重,让他们有一种尊严感、幸福感、获得感,才是真正的孝。养是孝的基础、前提,敬是孝的根本。有些人以为只要给父母一些钱物就是孝了,根本做不到敬亲。
孝除了心中有敬之外,外表还要顺,就是俗话讲的孝顺。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在回答学生子夏问孝时说: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色,脸色,对父母和颜悦色。难,不容易。孔子的意思是说,子女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了事情,晚辈替长辈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这样能认为是孝了吗?
前面说的是子女对父母尽孝道内心要敬,这里说的是外表态度要好。外表是内心的反应,人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因为要在内心始终保持对父母的尊敬很难。《礼记·祭法》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人的面色,是内心的真情流露,面色不好,说明内心不敬。即使对父母有些帮助行动,也不是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能记住父母的年岁是孝的一个具体表现。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的意思是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孔子讲的孝是很具体的,一件件都体现在具体日常生活中,记得父母的年纪就是一个具体事例。
尽管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强调,但直到现在,父母一直记得子女生日的多,子女一直记得父母生日的少。现在基本上是反方向的了,可以把这句改两个字就是现代的实际情况了,即“子女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则以喜,孩子渐渐长大了。但更多是忧,父母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操心,直到小学、中学、大学,然后是操心工作、买房、结婚等。
换言之,子女对父母的爱远不及父母对子女的爱。不知为什么,一说到子女对父母的孝,好多年轻人觉得听上去很刺耳,不爱听,认为是说教。讲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又觉得天然应该,总嫌不足。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孩子爱父母是德行。天性是本能,不需要修行培养,而德行是修养,是需要修行培养的,不修养就没有。特别是父母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行动不便甚至生活难以自理,孝敬他们更需要一种很高的修养。而且尽孝要趁早,因为说不定哪天父母就去世了,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也就是说,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了。
三
作为子女,让父母安心,也是“孝”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在《论语·学而》中,孟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说:
“父母唯其疾之忧。”
意思是,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孔子的意思是说,做子女的要努力修身养德,遵守礼仪法度,不让父母担忧,只让父母操心自己的身体好不好,就是最大的孝道,因为一个人生不生病自己是很难控制的。这看似一个低要求,不要求子女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怎么样好,只要求子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实际上要做到也不容易。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为子女学习、就业、婚姻家庭等操碎了心,真正做到让父母省心的子女是很少的,如果能够做到也算是在尽孝道。
不能让父母担忧,更不能给父母留下耻辱。如果行为不良,与人争斗,受人辱骂,被人殴打,这就使父母受辱了。如果进而触犯法律,带上枷锁,或脸上打墨印,或受劓刑、刖刑,伤及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就使父母受到更大的侮辱了。《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敢毁伤”并不只是指头发、皮肤等轻微损伤,还应该包括打刑印、断肢体之类重大损伤。所以,一个人要保护好父母给的身体就要与人为善,不入险境,遵纪守法,这也是孝的表现。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方,指方位、去处。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古时候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出门往往费的时日较多,难以联络。子女外出远了,如果父母急切有事或者突然生病,到哪里去找人呢?所以不主张远游。如果必须出门远游,也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你的方位去处,有急事,知道到哪里找你。
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不远游也是为了不使父母过分思念(不知何时才相见)和过分忧虑(担心吃穿、担心伤病、担心安全)。古人云“儿行千里母担忧”,孟郊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也是这个意思。
现代社会,出门便捷,加上手机在手,可以即时通讯、视频相见,应该随时可以远游的了。不过,子女不管是近住还是远游,还是要常与父母联系,常回父母家看看,孝心不能失去。
四
孔子虽然大力倡导孝,但他不主张愚孝,孔子的孝是一种讲求礼、合于礼的孝。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学生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然后,孔子对学生樊迟解释什么是“无违”: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具体讲就是,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按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孔子强调按礼尽孝,尽孝不是不论是非地盲目服从,盲目服从是愚孝,尽孝不应违背礼制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认为,“父母有不合礼,子女不当顺其非,必自以合礼者事父母,斯对父母为至敬。”意思是说,父母有不合礼制的地方,子女不应当顺从,应当按礼制规定侍奉父母,才是最大的孝。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讲到对父母如何进谏,即使在现代也很值得参考。孔子说: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指轻微、婉转。父母也是平常人,也会有缺点和错误,孔子认为,对父母的缺点和错误,子女可以劝谏,只是要注意方法。劝说要委婉,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听从,仍然要恭敬并不违抗,寻找机会再委婉劝说,虽然忧虑却不埋怨。
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这样对待父母的子女很少,要做到也很难。许多子女觉得父母言行不对,自己有理由,就对父母大声训斥、辱骂,甚至动手的都有。这是对父母的不顺,也是不孝的一种表现。从接受学讲,如果对父母的劝谏能够讲究时间、讲究场合、讲究方法、讲究他们的心情,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现在看来,孔子特别是后世儒家的孝道观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二十四孝”中“埋儿奉母”“卧冰求鲤”“恣蚊饱血”那些故事未必真有其事,即使有也不具备普遍的推广意义。这些愚孝行为是做不到也不值得发扬的,我们要在重温孔子孝道观的基础上,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建设更加完美的现代文明。
(本文内容综合自作者新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的《论语读记》,发表时因篇幅所限有删节。)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玮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黄小芹)近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企业开展2021年度信用修复暨...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