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不是福 专家:要讲究“动吃”平衡!

绵阳日报 2020-10-14 07:34 大字

近段时间来,“儿童肥胖问题”成为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一时间引发广泛讨论。事实上,随着日渐提高的生活水平,生活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胖墩”,他们天真烂漫的表情和动作惹人喜爱,但可爱的背后,“健康信号灯”也亮了起来。

儿童肥胖究竟有何危害?又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减重呢?记者近日采访了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专家,为困扰的家长们支招。

如今,儿童肥胖问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第四次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间增长了2倍,达到5300万。那么,目前,绵阳的儿童或青少年面临肥胖困扰的现象是否显著?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谢坚表示,最近这几年,儿科门诊经常有被肥胖困扰的儿童在家长带领下前来就诊,“明显感觉,儿童肥胖问题逐渐显现。特别是疫情期间,小朋友外出活动时间减少,过度饮食,造成脂肪堆积。”

怎么界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肥胖呢?谢坚说,2至12岁儿童正常情况一般每年体重增长2-3公斤,如年增长体重异常,需到医院进行检查。家长们也可以根据身体质量指数公式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来计算一下孩子是否超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肥胖的孩子,可能还面临延续性肥胖的危险。中国疾控中心连续20年监测儿童体重的问题,监测结果表明,如果你在小学胖,你有50%的可能性在长大之后还是胖子。如果在初中是胖子,有70%的可能性长大后还是胖子。

“儿童时期的肥胖,会导致其未来面临更高的肥胖风险,若不进行干预,成年后可能将继续肥胖。”谢坚解释说,严重肥胖还可直接引起儿童期患代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还与儿童性早熟发生关联,另外,肥胖可能导致骨龄超前,影响孩子的成长潜能和身高等。

如何科学预防儿童肥胖?及时进行干预尤其重要。专家建议,家长要鼓励孩子做到“动吃”平衡。

“孩子的三餐食物搭配要合理,少吃脂肪类食物,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少吃零食,用餐速度应减慢。选用体积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同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谢坚说,减少产能性食物的摄入,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就可以达到体内脂肪不断减少、体重逐渐下降的目标。

与此同时,肥胖儿童,尤其是重度肥胖儿童,应从小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但运动不宜过度,以运动后感觉轻松、愉快为原则。

谢坚建议,可以选择慢跑、跳绳、打球、游泳等有氧运动,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做到身体能耐受即可,不提倡做无氧运动。

此外,家长还要定期监测孩子体重,对已经肥胖和潜在肥胖的孩子进行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改善、追踪监测和临床治疗在内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邓雪琳)

新闻推荐

元方赴京拜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 加快推进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建设 全方位提升绵阳医疗服务能力

本报北京专电(记者刘鑫)10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元方率队前往北京拜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就贯彻落实科技城建设部际协...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