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方面探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绵阳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

华西都市报 2020-09-12 03:56 大字

五个方面探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11日举行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绵阳市委书记刘超就科技城建设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刘超表示,绵阳市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聚焦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6大重点产业和5G、新型显示、智慧家庭等6大创新产业精准发力,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

刘超说,绵阳市被国务院确定为2019年度“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全国十个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上榜城市,“这是对绵阳抓制造业发展工作的巨大褒奖,也是有力鞭策。”为此,绵阳市做了五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狠抓创新驱动,着力激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鼓励支持企业、院所、高校“抱团发展”,加强协同创新,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批高端产品,全市制造业发展的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是狠抓企业培育,着力壮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体。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企业,实行差异化培育战略。针对大企业大集团实施“领航计划”,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涌泉计划”,同时,还通过单项冠军企业培育“登峰计划”,引导企业深耕行业细分市场。

三是狠抓项目投资,着力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力。坚持以开放合作扩增量,在扩增量中调结构,聚焦先进制造业,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据介绍,近5年累计引进落地5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83个。

四是狠抓载体建设,着力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空间。绵阳现有2个国家级园区、8个省级园区,是川渝地区拥有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同时,绵阳也在大力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以高端产业作支撑、“人城产”融合发展为基础,推动现有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为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和新型城市社区。

五是狠抓营商环境,着力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打出系列“组合拳”,先后出台建设服务型政府43条、优化营商环境35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3条、改进服务工业企业9条等政策措施,并建立健全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五个一”机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服务绿卡制度等体制机制。目前,绵阳市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位居四川第2位。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姚茂强

新闻推荐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已有“时间表”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已有‘时间表’。”9月11日,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四...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