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钟鼓楼到警钟街 见证城市历史变迁
警钟街是绵阳老城区的一段街道,东起富乐大桥桥头,西至天津桥十字路口,全长不过1000余米,明、清时期名为“正东街”,当时的东街北临小北街,与盐市街相通,西与棉花街、神仙街、吉祥街贯通,一度成为商埠聚集的“黄金街”,至今仍保存着浓厚的商业氛围,其得名与钟鼓楼的变迁有着紧密关系。
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古代没有时钟,老百姓全靠官府设置的钟鼓楼来知晓相关信息。因此,钟鼓楼所在地也往往是古代城市的核心区域。
绵阳钟鼓楼修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位于现在顺城街与建设街交界处,时高五层。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时任绵州州官将环秀楼搬迁到现红星街、警钟街的天桥处,位于街中心。因楼上供有魁星,并悬“高阁临江”匾额,又称魁星阁,相当于当时的图书馆。
1930年,钟鼓楼被拆除,在旁边街上兴建了四层的绵阳图书馆,在楼顶依据原来的样式修建钟楼,用于水火警报告,故此楼称警钟楼,这条街也改名为警钟街。
1992年,为迎接四川省七运会在绵阳举行,绵阳市政府决定在原警钟楼东面的绵阳中药材公司楼上重建钟楼,该工程于1992年8月31日竣工。自建成以来,钟鼓楼便成为绵阳一个地理坐标。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钟鼓楼的时钟定格在14:28。至此,钟鼓楼结束了它报时的使命,成为一座存续城市长久记忆的建筑。
本报记者祖明远整理
新闻推荐
签订了商品房购买合同,却仅仅支付了首付款,而拒缴余款的原因,则是买房者认为案涉房屋的实际面积比标注的面积小了一些,且还存...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