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垦荒“种”出好“收成”
□本报记者杜畅文/图
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游仙区太平镇蚕丝村,青葱的玉米地里,瘦瘦高高的鲁菊兰正背着喷雾器,穿梭在玉米地里忙着施药(如图)。今年是她回乡创业的第6个年头,鲁菊兰,这个“80后”女性,正在完成其“涂绿”荒山的壮举。
蚕丝村距太平场镇10公里,因经济基础薄弱,村里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鲁菊兰夫妇也是如此。2013年,常年在广州打工的鲁菊兰决定回家复耕荒地搞种植。
手掌磨起了血泡,杂草划破了手指,斧头、锄头、砍刀等更是换了一把又一把……荒地开垦好,鲁菊兰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小麦、水稻、黄豆等种子,满怀希望等待收获。
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第一年就因为播撒肥料不及时,种植作物大面积没有收成,鲁菊兰还赔进去两万元农资钱。丈夫劝她继续回广州打工,但不服输不甘心的劲头让她选择留下来,继续自己涂绿“荒山”的事业。
为掌握种植技术,鲁菊兰请教种植大户,翻阅书本,上网查资料。天不亮就开始劳作,先后尝试种植不同作物,分析成本收益。她先后花费20余万元购置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农机,又自己学着操作驾驶。6年实践,一路跌跌撞撞,鲁菊兰从种粮“门外汉”变身“土专家”,种植面积由20余亩发展到现有的80余亩,2018年年收入达20余万元。
在种植过程中,鲁菊兰发现高粱不仅耐旱抗涝,在丘陵洼地、土坡薄地都长得不错,成熟后稍加晾晒就可以卖给酒厂,产量高、效益好。鲁菊兰主动与酒厂对接,签订收购协议,开始大面积种植高粱。她还主动与当地种植大户交流高粱种植经验,邀请大家一起发展高粱种植。2018年,村里7户种粮大户和她一起种植高粱50余亩,纯收入50余万元。
在鲁菊兰的感染下,丈夫张小平也于2015年初回乡帮助发展种植业。身为退役军人的张小平在能人治村中被选为村主任,村上事多且杂,经常顾不上家里。为此,张小平经常被父母埋怨,每当这时,鲁菊兰就安慰父母说:“小平能够被推出来当主任,说明大家信任他,村上的事情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他理应多花时间多花精力,我们不仅不能拖后腿,还应该全力支持他。家里有我呢,你们放心吧。”
鲁菊兰两口子还倾力回馈乡梓。每逢农忙时,鲁菊兰往往凌晨四五点出门,先驾驶农机帮留守老人播种、耕地、收割,再忙自家产业。考虑到村里交通不便,她又学会了驾驶面包车,方便逢场天带老人赶场购物、接送村里留守儿童上学。
谈及理想,鲁菊兰说,她希望能够联合在家妇女把村里的土地种满粮食,自己家的农机随时给大伙使用,和大家一起通过不断努力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
新闻推荐
加强规范化建设 展示保安业形象 绵阳保安企业主题宣传周活动启动
本报讯(实习记者周敏)全面加强保安行业正规化建设,充分展示保安业成果和队伍形象,7月21日,由市公安局主办的绵阳保安企业保安...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