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托底 助力困难职工脱困 绵阳市合力推进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绵阳日报 2019-06-18 08:06 大字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实习生张熹)“每周五在五一大厦有常态化开展的招聘活动”“特困职工每月免收10立方米的气费”……日前,记者在绵阳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看到,各个窗口井然有序地为前来寻求帮助的职工提供就业帮扶、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助学帮扶、维权帮扶等服务。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按照‘1+X’的模式建立,并整合教育、残联、团委、燃气、公交、绵州通等其他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实现从困难职工帮扶向全体职工服务的延伸。”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这只是绵阳市大力推进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一个切面。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绵阳市以抓好“四个重点”为着力点,先后印发了《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绵阳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三年工作规划实施细则》,将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列为工会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相关要求。

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建档是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最基础的工作。我们在严把核查核实关、严把信息比对关、严把脱困退档关的基础上,主动与民政、人社、市场监管、住建、教体、交警、不动产登记中心7个部门创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信息比对。”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为推进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向基层延伸,绵阳市整合资源,建立完善了县市区(园区)总工会帮扶中心,企业、乡镇(街道)、社区帮扶服务站点。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帮扶中心和站点都落实了人员、经费,规范了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全面加强标准化管理,务实开展帮扶和服务工作,让城镇困难职工找到帮扶组织、得到有效帮扶。

“辖区内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繁重、任务艰巨。我们通过‘党建带共建、工建促党建’,密织‘点、线、圈、块’,构建社区的工会组织网络,让社区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游仙区仙人路社区工会窗口负责人介绍,仙人路社区通过建立工会帮扶服务站,健全完善自身帮扶工作体系,创新“345”工作法,打造“五化”工作模式,实施“五助”活动,积极开展亲民活动、上门宣传、关爱帮扶等服务,调动了更多职工的入会积极性。此外,创新开展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假日服务、预约服务、代理服务等,切实解决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辖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市总工会还创新帮扶机制,引导各级工会干部、劳动模范和爱心企业家,主动认领588户全国级和1538户省级在档困难职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与困难职工一起制定帮扶方案,明确帮扶要求、责任、脱困时间等,让这些困难职工尽快解困脱困。

新闻推荐

茶楼内设赌博机三轮车无牌行驶 整改

本报讯(实习记者周敏)茶楼内设赌博机、三轮车未上牌照……近段时间,市民反映给市长热线的问题,经平台督促办理,相关部门及时调...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