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寻觅西南科大老建筑里的清华记忆

绵阳日报 2019-04-14 07:48 大字

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道旁高大茂密的梧桐树闪过,透过树梢,一幢幢红砖楼房掩映在林荫道旁。这些年代感十足的红砖楼房,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清华大学开办西南分校留下的建筑。清华楼前,纪念这段历史的石碑上刻着:“涪水激,自强不息。蜀地坤,厚德载物“,似乎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燃情岁月流传下来的奋斗精神和追梦情怀,依旧光芒万丈。

绵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日前将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13栋老建筑列为绵阳第二批历史建筑,目前,这批历史建筑已经完成挂牌。

□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

1石砌小楼留存清华人的青春记忆

清华楼,是一座古朴的石砌三层苏式风格小楼,记者看到,师生们进进出出,大家步伐匆匆,有的还念念有词在从嘴里飘出外语,可能是在背诵着什么公式或者数据。清华楼如今是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行政办公楼。走入其中,办公室里都是安静工作的人们,卫生间也还是过去老旧的样子,若不是立在门前的学术报告讲座通知牌落款为2019年3月,记者还以为穿越到了上个世纪。“清华楼”是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内迁绵阳,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其前身为清华大学行政办公楼。该建筑受苏式风格影响,至今仍流淌着浓浓的高校学术及人文墨香。

记者采访时,清华楼外,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周豪杰和郭秋静两名女生在此为一个科研项目录制小视频。周豪杰指着清华楼说:“清华大学的无线电系当年就在这楼里上课。”郭秋静告诉记者,她们经常看到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校友来这里回访,还给同学们讲过清华大学在绵阳办分校的一些往事,让同学们既佩服又感动。

周豪杰说,有一次,一批从清华绵阳分校毕业的老学长到清华楼走访,就给同学们讲了一些他们当年的故事,那时,他们在这里一边读书一边建设学校,一边学工一边学农。而目前的西南科大学子,就在当年清华分校学长们曾经学习过的教室里读书,在他们曾经就餐的食堂里吃饭,只是现在学生食堂的饭菜十分丰盛,而清华分校学长们经常吃的是瓜代菜和忆苦思甜饭。

据了解,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四川绵阳)自1965年开建,1966年11月,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教职工及家属700余人到达绵阳,入驻分校。因设备落后资金紧张等原因,到1969年时,清华大学西南分校,道路仍是土路,师生住宿楼只完工3栋;规划的几栋主体教学大楼,只有一栋楼基本完工,就是今天的清华楼,另外几栋楼只完成了基础。当时的食堂还是用楠竹搭建的简易房。清华大学西南分校的师生们,配合绵阳的建设者,边读书边建设校园。

2宿舍楼和食堂见证燃情岁月

“我跟随父亲,初到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时,只有8岁,校园之大让人特别震撼。”西南科技大学员工李瑛说,她的父亲李晓东今年82岁,是西南科技大学环境资源学院的退休老教授,至今仍生活居住在西南科大校园内。“那时住的是石砌楼,有3层楼高,一门一户两个房间共约40平方米,家家户户煮饭都在门外的走廊里,厕所和水房都是公用的。”李瑛说,西南科大校园里如今有好几幢类似建筑,已被命名为绵阳市历史建筑。当年,和李瑛家同住一幢楼的,还有一些清华大学西南分校迁走后,留守绵阳、并入四川建筑材料学校的教职工,他们不时地会给年轻人讲述清华大学西南分校的故事。

2008年5·12地震后,不少清华大学西南分校的老房子受损,有的宿舍楼地震损毁严重被拆了,目前仍留了两座,就是科大花园的9、10栋。“老清华西南分校的人怀旧,时不时就回绵阳来看看,因此留下两栋,让人们回忆。”在保留下来的两座古色古香的石头小楼旁边,一栋18层的电梯公寓拔地而起,那是新建的教师宿舍。李瑛说,位于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西南部的科大花园9、10栋,就和她家当年住过的砖石结构楼房差不多。该建筑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1972年建设的。

记者看到,清华大学西南分校留存的西苑1-6号楼,三四层砖混结构,由6栋学生宿舍楼组成。该宿舍楼群记载了数届清华西南分校学子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曾在此读过书的蒋勇回忆说:“301栋住的是女生,那是熊猫馆哦。男生住在另外5幢宿舍楼里。当时,男生宿舍旁的学生一食堂旁的板报基本是我和我的同学在办。”蒋勇口中的学生一食堂是如今命名为“清芬食堂”的砖混结构房屋,其前身为清华大学学生礼堂兼食堂,记载了学校发展里程碑的重大事件。曾在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工作过的符云志说:“当年清华分校只有一个食堂,供应着好几千师生的伙食,从早到晚开流水席。当然,饭菜是很单一的。”

据了解,1970年至1973年,经过各方艰苦努力,清华大学西南分校的主教楼、行政办公大楼、阶梯教室、食堂、操堂以及部分道路的混凝土浇筑,还有10栋分别用片石修建、墙体极厚、外观很土的“干打垒“楼房相继建成。

3露天电影院铭记着美好时光

李瑛带着记者往山坡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的露天影院,“这露天电影院是我儿时乃至到现在,最喜欢去的地方。”李瑛说,她小时在露天电影院的舞台上跳过舞,庆祝六一儿童节,在这里和尚留在绵阳的清华分校的几个教职工子弟,一起吃着冰棍看过无数场电影,就在2019年春节,还在这里看过电影《流浪地球》。李瑛说:“这里看电影是免费的。”

走过这露天电影院层层盘绕的长石梯,置身放映室前,看着外墙上贴着最近的观影信息,旁边挂着“绵阳市历史建筑”金色铭牌上的简短文字,记载着这露天电影院伴随着“清华分校”诞生,至今已走过了45年。据了解,到1971年,清华无线电系教职工及工农兵学员第二次大规模来绵阳分校,教师中,有14名正副教授以及几十名讲师、助教。而等到1974年学生入学校时,西南学校主体已经建成,但他们仍然参加了校园建设——比如拉土渣、运石头、修露天电影院……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露天电影院对师生和附近的群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那时候,每当新片上映时,“人山人海”的场景随时涌现,最多时竟容下了7000多人。有一个冬天,大雾弥漫导致放映的光不能正常投射到银幕,广播通知延迟一天播,没想到观众不愿意离开,就组织学生点起篝火,驱散大雾,演了一场篝火电影晚会。没放电影的黄昏,露天电影院则成了师生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清华大学西南分校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绵阳当地培训了一批企业管理技术人员。1979年年初,中央批准西南分校迁回北京,原校址交由四川建材学校使用,后改名为西南工学院。2000年,西南工学院又和绵阳农专联合组建成西南科技大学。

老食堂

清华楼

新闻推荐

15日起 电马儿最快不超25码

交警加强电动自行车管控疏导图片由市交警支队提供电动自行车强制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2018年5月发布,今...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