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文旅融合,该往何处发力?

绵阳日报 2019-04-12 08:06 大字

□代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深刻把握国情、省情和市情,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更深刻地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融合,需要我们共同研究和探索。

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在文化强市建设上确立大目标。绵阳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独具魅力的国防科技文化,这为绵阳市培育文化竞争力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宝库。文化资源大市并不天然地等同于文化强市,强大的文化资源转化力才是文化强市建设的核心动力。具体而言,一是要确立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将市委提出的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目标真正具体化为可操作、可落实、可考核的规划、制度、任务和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西部文化强市建设目标早日实现。二是要加强文化强市建设顶层设计,以塑造“文化绵阳”品牌形象为目标,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核心,全面分析绵阳自然地理、文化地理特点,科学提炼绵阳城市个性和文化本质,面向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旅游消费需求,把握互联网时代传播规律,制定“记得住、有温度,利传播、有魅力”的绵阳旅游形象宣传口号,为开展城市整体营销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融入大格局。近年来,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国家、省、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措施。绵阳文化旅游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全面分析国家、省、市融合发展、协同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对外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来深刻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好用活相关政策,切实加强资源整合,抓住机遇将外部优质资源引进来,将绵阳文化旅游产品推出去;对内要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与县市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果助力和支撑县市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绵阳市打造“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发挥应有的作用。

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在体制机制建设上立足大视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经过多年高速成长,已经在整体上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节点产业、内容产业的文化产业和作为综合产业的旅游业,与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信息业、建筑业、体育、农业等产业部门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必须深刻把握产业跨界大趋势,建立完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强大的文化旅游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力,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入融合发展,真正形成文化赋能经济、经济繁荣文化的工作格局。全面完成全市文广旅部门改革任务,尽快形成一支风气正、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职工队伍,为推动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在具体工作措施上形成大思路。当前绵阳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还非常薄弱。要真正实现1+1>2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应,必须在观念转变、机制建设、政策制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这一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是组织开展全市重点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按照“策划先行、科学合理,产业导向、价值转化”的原则,制定实施《全市重点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实施方案》。二是研究制定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着力解决制约绵阳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根本问题。三是研究制定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有利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四是着力推进文化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思路贯穿于、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着力推动文化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壮大。五是加快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人才队伍,为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实效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作者系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新闻推荐

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滕中平刘欣参加刘超元方分别陪同

本报讯(记者李志豪李春梅)4月9日至10日,副省长李云泽率领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来绵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