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有了合作社 “六个统一”保增收

绵阳日报 2019-04-11 08:06 大字

□实习记者周敏文/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4月9日,记者走进游仙区刘家镇潘家庵村,看到不少村民忙碌的身影,打土埂、盖地膜、耕地耙田,田间地头一派热闹景象(如图)。

“为保障春耕的顺利进行,增加粮食产量,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实行‘六个统一’的措施。”潘家庵村村主任张高祥告诉记者,合作社的运营模式是村民将自己的承包地按照自愿的原则入股,由合作社与村民签订购销协议,粮食收购价格保底,市场行情好时可以二次返利。所谓“六个统一”,就是统一技术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科学种植水平;统一供种供肥供药,以降低种植成本;统一测土配方,以提高单产,并改良土壤;统一病虫害防治,全面提升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控能力;统一机械化作业,实行同耕同种同管理,减少劳动力投入;统一签订购销合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销售价格。其中,技术培训与用药施肥都由区农业局或市农业局派技术人员前来指导。

“往年农户们都是以‘散户’的形式种植,自从合作社成立以后,把大家组织起来,统一购销,增加了不少收益。”正在检修太阳能杀虫灯的村民罗润说,“这个杀虫灯是将太阳能发的电贮存起来,晚上放电,利用昆虫具有较强的趋光特性原理,引诱害虫扑向灯的光源,杀死害虫,节能又环保,还能降低农药残留。”据罗润说,一盏太阳能杀虫灯大约可以消灭4亩稻田的害虫。

前方的田里,一位大爷正赶着一头水牛将地里的泥土耙平。“那几块田原是废弃的杂草坑,全是淤泥,被合作社改造成了良田,因为原来的基础田太软了,机器容易陷进去,所以只能靠传统的方式去整田。”罗润解释道。

“合作社经农科所介绍,已购进2400斤优质稻种;在土肥站的指导下,为每亩田准备了适量的测土配方肥。”张高祥介绍,为做好春耕备耕,从3月中旬开始,1200亩育秧大棚膜就开始逐步换新。村民们在检查维修农具、灭虫灯后,便开始准备秧母田,已经在春分前后播了种,5月初就要抛栽秧苗,“播完种子覆盖地膜后,就是做好田间管理,给幼苗灌溉、施肥了。”

新闻推荐

跟着河长去巡河看看他们干些啥?

对辖区河道进行巡查绵阳地处长江上游,自河长制工作推行以来,全市已配备市、县、乡(镇)、村四级河长共7253名,落实了“河道警长...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