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女性最美丽
□本报记者郑金容文/图
她们是脚踏实地也仰望星空的女孩,用双手编织美好的生活;她们是在家庭和工作中行走,用勤奋努力成为顶梁柱的妈妈;她们是照顾家庭,为丈夫分忧解难的贤内助,用自己的付出让家庭和谐幸福;她们是历经风雨仍然坚强的老人,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加生命的厚度……三八妇女节之际,记者采访了绵阳市不同职业、不同角色定位的女性,听她们的梦想与人生。
地点:新世界商场
人物:文雯24岁
心语:店很小梦很大
晚上9点,文雯开始收拾东西下班,忙碌了一天,生意还不错。店里制作的手工饰品也快卖完了,她心里估摸着又要开始做一些新品了。3年前文雯在新世界商场一楼开了个饰品店,卖她手工制作的耳环、项链等首饰。她的店很小,而她的梦却很大很大。
文雯说,开店其实是偶然。大学毕业时,文雯不晓得该做什么。那时看淘宝流行手工饰品耳环,想着反正没事干,加上从小爱手工,于是她就买了一些材料自己动手做耳环,并把做好的耳环拿到马家巷卖。没想到一周下来,做的东西全部卖出去了,这让文雯十分开心,越做越有兴趣。
文雯的小饰品很好看,好看不仅仅来源于她的心灵手巧,还因为她把传统的羌绣元素融进了饰品中。“我特地去平武学习了羌绣,回来后把羌绣元素加入到我的饰品中,效果还不错。”文雯将传统工艺和潮流融入在一起,把自己心里对美的创意表现在饰品中,受到了无数年轻女孩子的喜欢。
文雯给自己的店取名为“慢品慢活”,她想生活能够慢一点,这样她就可以继续学习传统文化,去看散落在民间的羌绣、去了解大山里的绣娘、去了解那些快被大城市遗忘的历史文化。
地点:马家巷
人物:何泽芝42岁
心语:有机会再开一家店
上午10点多,李泽芝便开始忙碌了起来,弄春卷皮、切菜、做调料……一个劲儿地忙不停。2年前,她和丈夫商量在马家巷开一家小吃店,经过市场研究,最终开了一家春卷店,把店名改为“何顺春卷”。
马家巷,绵阳的“宽窄巷子”,也是绵阳最热闹的一条美食街,“何顺春卷”在巷子的中间,因为售卖的春卷和水晶卷独特美味,成为巷子里受欢迎的小吃,很多都是回头客。
因为丈夫在绵阳打工,2007年,李泽芝从重庆老家来到了绵阳。为了生计,丈夫周正平在马家巷、南河坝打“游击战”卖土豆片。刚来绵阳时,小女儿才8个月大,何泽芝只好呆在家里,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帮丈夫削土豆皮、切土豆。在何泽芝的记忆中,十几年前的马家巷并不像现在一样是小吃街,2008年后,马家巷才开始有了大变化,人多了,卖吃的也多了。
2012年,夫妻两人结束了长期的“游击战”,在巷子里盘了一个门面卖起了土豆泥,生意渐渐好了起来。随着土豆泥生意日渐稳定,何泽芝开始了新的创业。“儿子、女儿、还有父母等一大家子人需要养,不努力不行呀。”她笑着说,为了给一家人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哪怕自己累一点,苦一点也没啥。“我19岁开始外出打工,去过深圳、海南等地,最终在绵阳开店、定居、生活,我很喜欢绵阳这个城市,能让我挣钱养家。现在,我只想把这个店做好,一步一步地走,做好这一家店,有机会再开一家店。”
地点:幼儿园
人物:彭娟30岁
心语:和你一起成长
不知不觉,彭娟已经当了3年的全职太太。3年前,儿子读幼儿园,为了更好地陪伴,她选择辞去工作。
原本大学毕业后,彭娟想当一名舞蹈老师,有着自己的事业。因为丈夫在外地工作,陪孩子的时间很少,经过商量,彭娟决定当一个全职太太。起初彭娟有些不习惯,但通过照顾孩子、打理家庭,她学到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如今更是乐在其中。“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且很快,我想陪着他一起长大,在陪伴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改变。”彭娟说,对她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
虽然是全职太太,但彭娟并没有放弃自我提升。师范学校毕业的彭娟很喜欢和孩子打交道,为此她成为了幼儿园家委会的会长,帮着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照顾孩子之余,也不断充实自己。
她说,等孩子独立了,她会再去找工作,开启另外一种生活节奏,但目前就是想安安心心地当全职太太,照顾好儿子,让在外打拼的丈夫放心。
地点:城南某小区
人物:阳芳育98岁
心语:活到老学到老
最近阳芳育很忙,因为她想完成她的剪纸书。退休后,社区给阳芳育订阅了报纸,老人每天都会在家读报,学习最新的政策与知识。即便视力没以前好了,她也坚持阅读。“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太多,现在日子好了,我更加珍惜生活,不要看我98岁了,我还是在不断学习,希望能跟上现在的生活步伐。”她笑着说,她是《绵阳日报》的忠实粉丝,多年来,每当读到好的文章时都会剪下来。“以前我是没目的剪报,最近开始有目的了,我想把报纸上好的东西整理成册。”
别看老人98岁了,但她行动力十足,说干就干。马列宣言、英雄烈士谱、改革开放、科技创新……阳芳育自己写了一个名录,按照名录将报纸中相同的内容剪贴在一本册子里。看不太清报纸上的小字,她就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完内容后再分门别类地整理,一段时间下来已经制作好了3大册。“剪贴报纸就算是对我人生的一个总结吧,我要做得巴巴适适的,弄好后送给社区。”阳芳育说,按照目前的进度,四月底应该能做好完整的一套。
98岁的阳芳育老人满头银发,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年龄的叠加并不能阻挡她学习的步伐,夕阳无限好,一切都有可能。满头的银白色头发,是岁月最好的陪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鑫)昨(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规委会主任元方主持召开市规委会2019年第1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绵阳市通信基...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