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变沃土,游仙80后小伙返乡带领村民种葡萄 他既是致富领路人 也是家乡﹃守夜人﹄
洛水村葡萄基地
在外务工五年,受“三农”政策感召回乡创业——潘春林说,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继续带领村民们,让家乡变得更加富裕。
当记者问他的微信名为何叫“守夜人”时,潘春林说这是在村上值夜班的时候注册的微信,所以起名“守夜人”。因为热爱着家乡人和家乡的土地,潘春林用知识和技术守护着家乡,带领着大家走向致富的道路。
■实习记者何安安文/图
1.回乡创业历经坎坷
38岁的潘春林是土生土长的游仙区洛水村人,80后的他有着这一代人显著的优点,敢拼敢闯敢做。2005年,已经在外务工五年时间的他,听到父亲介绍的“三农”政策,便义无反顾返乡创业。
起初,潘春林花了20万资金做起了养殖业,由于污染大,他便响应号召关停了养殖场,开始做其他的谋划。潘春林望着村里闲置的土地时,转念一想,为何不能种植水果?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将土地利用最大化,大片的果树林枝繁叶茂,也会是一番好风景。定下目标后,潘春林前往四川各地考察学习。他发现,成都龙泉地区的土壤和自己家乡的土壤相似。在龙泉葡萄基地考察后,潘春林便带着幼苗回到了洛水村。在和当地政府协商后,他流转了12亩土地开始试种。
没想到,技术的缺失,管理的不成熟,导致几年下来都没有收成。亲人的反对,村民的质疑,就连当时鼓励他回乡创业的父亲都开始怀疑他。“我父亲让我不要投入太多,趁现在才15亩赶紧收手,不要再亏了。”潘春林告诉记者,家里人都觉得葡萄是鲜果,保存时间短,担心他会一亏到底,甚至还有村民说他“种葡萄,种扑倒”。面对众多质疑,潘春林并没有气馁。
2.不懈努力收获成功
潘春林意识到,这一切的失败都来源于缺乏技术支持。于是,他再次赶到当年购买葡萄幼苗的园区,聘请了一名技术员回村。回乡后他又流转了几十亩土地,最终以70亩土地组建了洛水葡萄基地。技术员的到来,不仅为他带来了技术支持,还带来了亏损后的第一次盈利。渐渐地,大家看到了潘春林种葡萄带来的收益,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少。从2013年起,潘春林的葡萄基地就再也没有亏损过。
“要让大家脱离贫困,并不是给他们送钱,而是给他们送去挣钱的方法。”看着自己葡萄基地发展得越来越好,潘春林想得更多。当时,村里并没有强力的产业支撑,他就挨家挨户介绍葡萄种植,结合家乡情况,采取“大园区、小业主”的形式,带动全村种植葡萄。“老百姓可以选择给我流转土地,也可以选择用自己的土地种葡萄,然后葡萄成熟后提供给我,我为他们找销路。”短短几年时间,洛水村当年的荒地已经成为一片沃土,村民们不仅尝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学到了技术。
从12亩到1700多亩,从一户到168户,都是潘春林不懈努力的结果。
3.帮扶群众共同致富
2011年1月,潘春林在村民的推举下成为洛水村的一名文书。2018年2月,洛水村确立以葡萄种植为主的“产村相融、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思路,成立洛水村葡萄产业党支部,潘春林任柏林镇产业党支部书记。
潘春林组织产业技术集中培训9次、外出学习考察4次、开展技术帮扶活动15次、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400余人次,联合辖区农业经营主体组织购销洽谈6批次。以“党员结对、帮扶群众创业”为载体,从品种引进、种植技术服务、市场信息共享等方面,对村民进行细小入微的全方位帮扶。全村共建成生态循环葡萄产业园3000亩、珍稀林木产业园5000亩,实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20000元。
潘春林告诉记者,未来的道路还很艰难。洛水葡萄基地虽然已经从简单种植发展到现在的产业化一条线,但是产品的销售,还需要自己不断学习摸索。“未来还要不断提升洛水葡萄的品质,现在水果市场压力大,村里这么多人跟着我一起做,我要对大家负责。”潘春林坚定地说,自己会做好洛水村的“守夜人”,守护好村里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文宇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回首往昔,民生改善已成为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耀眼的亮点;眼观未来,如何大力推进民生...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