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道搭平台促合作 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
参加分组讨论的政协委员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本报记者蒲滔摄)
□本报记者黄小芹
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如何提升对外开放层次水平,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这关乎绵阳长远发展大计。如何发挥优势、精准发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如何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此展开热烈讨论,发表真知灼见。
焦点话题
绵阳市提出,着力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以积极推进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造对外开放大平台、深化区域合作为重点,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层次水平,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精彩回放
去年以来,绵阳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加快开放大通道建设,绵西高速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13公里,从全省第12位上升至第5位;九绵高速、广平高速加快建设,中遂高速招商成功,G5成绵扩容、绵苍高速打捆招商成功;南郊机场新增航线10条、总数达到57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93.9万人次、增长11.2%。
同时,深度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与成都、德阳签订合作协议,初步实现成绵间城际动车公交化运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新增对外投资项目3个、累计投资总额14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量居全省第2位;开展精准专业化招商,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液晶面板、总投资202亿元的威马汽车自动驾驶示范园、总投资166亿元的新敏雅汽车用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并开工建设。
代表委员热议
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协同发展
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基础是建设大通道,“铁公机”是其重要抓手。
“要加快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做到外部联通,内部贯通,加强高速公路、铁路与机场的建设。”兰劲委员表示,一直以来,绵阳市提早谋划绵阳与成都、德阳同城化的发展,包括交通和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尤其是成德绵间动车公交化,加速了成绵一体化发展,还要加大力度,深度参与成渝经济区发展,加快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落实好与成都、德阳合作协议,加强与遂宁、广元、阿坝等市州合作。
“对外开放,交通要先行。北川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等优势,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基础。”李东代表说,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加大对北川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道路建设的水平和等级,让北川更多更好的旅游资源能走出去,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能走进来。
对外合作涉及方方面面,游晓菊代表建议,丰富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内涵,巩固对口合作成果,深化合作形式内容,把其作为一种特色文化来传承弘扬,作为一个特色品牌来塑造经营,作为一项长期事业去规划投入,作为一项具体工作去部署落实,让绵阳对外合作更加紧密。
打造对外开放大平台,“绵阳造”走出去大项目“引进来”
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关键是开展大招商。如何扩大绵阳对外开放合作的“朋友圈”?绵阳市坚持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地的务实合作,成功引进一批10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
“招商引资保持强劲势头,成绩可喜可贺,为绵阳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还要继续开展精准专业化招商,不断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达产率。”陶虹代表建议,在投融资项目建设中,应加大项目梳理,精选项目,同时统筹安排,注重项目落地。
“绵阳市不断新增一批对外投资项目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可见外资外交对全市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的重要性。”方敏委员建议,加大对民间外交工作的支持,尤其加大经费支持,希望建立民间外交基金,解决民间外交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不仅要有“硬件”支撑,也要有“软件”平台。“建议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搭建更多开放平台,支持鼓励各地利用好当地人力资源、产业资源等,打响绵阳本地企业品牌,充分发挥食品、农产品经济对绵阳对外开放的助推作用。”雷文勇委员表示,希望科博会能展示更多的本土特色产品,推动更多“绵阳造”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扩大“绵阳造”影响力。
新闻推荐
牢记使命勇担当 认真履职献良策 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相关报告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昨(13)日,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政协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政协绵阳市委员会常务委...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