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节关键词 牵肠挂肚

西昌都市报 2019-02-14 08:14 大字

本报记者任艳娥

“妈妈,今年又不能回家陪你们过年了……”

“没关系的,工作重要,你们都好好的,我和你爸就放心了。”

自从18年前从绵阳来到西昌后,已经有13个大年三十没有陪父母一起守岁过年了。这13年里,每一年都会带着惆怅的心情拨通妈妈的电话;每一年都是同样的理由;每一年妈妈安慰的话语都会让我哽咽在喉。每一次打完电话,思绪都会随着蔓延的情绪回到家里——

爸爸正在厨房里忙碌着,炖鸡、煎鱼、炸酥肉、做糍粑……各种香味引诱着我的味蕾,妈妈陪着爷爷奶奶姑姑小爸在客厅里聊天说笑,弟弟带着表弟堂妹们嘻笑玩闹,一大家人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气氛中。

父亲是长子,在我记忆中,每年大年三十,我家就成为了“年夜饭”的“主战场”。爷爷奶奶家、姑姑姑父家、小爸小婶家都会齐刷刷地来“报到”,一大家人热热闹闹守岁过年。

大年三十,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最开心的就是“年夜饭”后,都会收到丰厚的“压岁钱”,而我却不一样,奶奶是成都人,除了压岁钱,她每年都会为我们特别准备一份“新年开心零食包”——有咖喱牛肉干、棉花糖、巧克力、咖喱糖、奶酪饼干……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些东西在我居住的小县城,可都是小朋友们见都没见过的“奢侈品”。

大年初一,我和弟弟都会拿着这些“好吃的”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于是,一串串比我们小的孩子就会跟在我们后面“追”,每次到了那个时候,我就俨然成了“大姐大”,心里可是比吃了咖喱糖还甜。

“妈妈,春联写好了,您来贴吧。”儿子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朱门北启新春色,紫气东来大吉祥。万象更新。不错,儿子。走,我们一起去贴上。”

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记忆中,大年三十父亲“扮演”的角色,如今成了我的角色。煎炸烹煮,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为一家人制作一大桌色香味俱佳的“年夜饭”,辞旧迎新,传承过年的习俗。

过年回家成了我这13年来最牵肠挂肚的事,因为家里有我最浓郁的思念;因为回家过年,一则是为了让父母放心,更是让自己安心。有句老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就是我们每个游子心中,那一份最深的牵挂。是否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为我们准备了新衣,我们便能开心大半年。为什么过年一定要回家?因为这里有太多的亲人,有太多的记忆,有阖家欢庆的笑语,有张灯结彩的年味,有美好祝福的新年。“您伴我长大,我陪您变老”。辞旧迎新的时刻,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家的味道。一件件新衣,一桌家常菜,一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充满愿景迎接新的一年,这就是我们要回家过年的答案。

13年,13个大年三十,父亲在老家操持一大家人的“年夜饭”,团圆的桌上没有我;而我在自己的小家里烹制“年夜饭”,却没法陪伴在父母身边。拨通家的电话,遥祝父母身体健康、吉祥喜乐。

新闻推荐

男子辗转多地打工 频频跳槽只为行窃

漫画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不法分子偏偏选择对熟人“下手”。这不,90后男子朱某某就专门偷窃...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