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着力开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路径

绵阳日报 2018-11-12 07:48 大字

本报讯(徐友强记者李灵越)涪城区杨家镇龙寺村村民张全文年近50岁,几年前放弃沿海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承包起40亩桑园,过上了蚕农的生活。“今年,我流转返包了40亩桑园,养了125张蚕,到目前为止卖了23万元,这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日前,在张全文家,看着带来收益的一只只白胖胖的蚕宝宝,老张笑得合不拢嘴。

老张自己养蚕,谁来帮助他?原来,涪城区创新“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规模户”发展模式,由龙头企业规模流转土地建立标准化产业基地,再反租倒包给有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农户经营,根据农户实际劳动力等状况培育适度规模经营户。

每当养的蚕处于吐丝结茧的关键时期,杨家镇蚕茧工作站技术人员便会上门服务,为农户解决问题。“我们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聘请技术人员,免费为合作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涪城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分散的种养方式,导致农户养蚕多依靠经验、缺乏专业技术,“反租倒包”模式则解决了这一难题,确保在分散经营模式下,各个环节品质得到有效控制。

不止“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规模户”的“反租倒包”发展模式,随着“三农”工作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企业逐渐增多,涪城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积极探索了“联合社+产业园区+业主”“农民专合社+产业基地+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资金互助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等六大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打造近郊型现代农业。

“通过这些模式,将分散的企业、专合社、农民等抱成了团,闲置的资金使在了一处,资源实现了共享,农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该负责人表示,当分散的力聚在一起,促成生产者之间变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关联体,实现了多方共赢。

以“农民专合社+产业基地+农户”这一发展模式为例,该区成立农业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农户分散经营土地,由专合社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收购销售、统一盈余分配。新皂镇五角堆村、关帝镇清水村、金峰镇大石桥村的青花椒产业均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青花椒种植业主与农户在品种选择、种植技术、产品销路等问题,还降低了种植风险。如今,3个村累计发展青花椒产业5600余亩,入社农户达786户,初挂果户均增收可达1200元,进入盛产期后,户均增收可超过10000元。

“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规模户”的“反租倒包”发展模式,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农民专合社+产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提高土地综合效益;“资金互助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解决产业基地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涪城全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102个,位居全市前列。预计2018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将实现增长9.2%,达20160多元。

新闻推荐

倡导文明出行城管治理共享单车

本报讯(记者李锦辉)近日,绵阳市城管部门持续开展共享单车整治行动,妥善解决共享单车带来的城市不文明现象。近日,市城管直属二...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