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绵阳小岛村原来叫杇崖子坝 因1692年大洪水致涪江改道,杇崖子坝成了小岛

绵阳晚报 2017-10-15 11:49 大字

汤毓良(绵阳)

绵阳小岛村众所周知,但它原名叫杇崖子坝却鲜为人知。

笔者查阅清同治《直隶绵州志》卷七“山川”篇,“崖”条目中“杇崖”在治北八里许,涪水之阳。杇崖之下即杇崖子坝(因紧靠绵山,山势较陡,又受山水冲涮岩石经常下落,故老地名叫杇崖子坝),与桑林坝相邻,均在绵山脚下的平坝。那时的涪江旧河道,在今小岛村的北尖端,称马脊梁处,与高水井坝相邻,经平政坝、跃进路、成绵路拱桥(中脊村)、福安巷、人民公园、碳码头(今百盛超市)与安昌河汇合(称南河坝)。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涪江暴涨特大洪水。据清同治《直隶绵州志》卷十一“城池”篇:“康熙三十一年,涪水不归安昌河,突直冲城而过,东西二门,割为水国,西南仅存”。

涪江新河道从今小岛村北尖端马脊梁处(与高水井坝相邻)穿濠直冲,形成如今涪江河道(主流为中河道),其中一支流从小岛村尖端靠绵山杇崖一侧,即今开元电站河道在碧水崖(碧水寺)汇合为涪江干道(今东方红大桥上游处)。又在开元电站闸桥处,形成一沟濠将杇崖子坝与桑林坝分开(有一小石桥相联),从此,杇崖子坝成了小岛,面积约一平方公里。

清乾隆五年(1740),绵州州官杜兰《创筑河堤碑记》载:“州之北有峙于山巅,巍然轩敞者,曰“山川坛”也,即古越王楼旧址,其“水至龙安(平武)奔湃而来,傍坛西折,与安水合而入潼”。以上记述了杇崖子坝(小岛村)还远离涪江,并不是岛。

新闻推荐

以“一带一路、蜀道明珠、科技绵阳”为主题“技·艺交融”中国名家书画展在越王楼开幕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昨(13)日,以“一带一路、蜀道明珠、科技绵阳”为主题的“技·艺交融”中国名家书画展开幕,著名书画家龙瑞、姜宝林、曾来德、梁时民、刘朴、范扬、言恭达等出席开幕式并进行现场创作...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