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从三线建设中崛起的科技之城——绵阳市从三线建设到军民融合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郭若雪
半个世纪前,十万建设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开赴绵阳,投入三线建设大会战。一批批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无数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军人和民工建设者,怀着为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扎根绵阳大山深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绵阳注入了“科技创新的DNA”。
一个时代要进步,要在历史长河中标注高度;一个区域要发展,要在全局坐标中寻找方位。当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绵阳这座在三线建设中崛起的科技之城,用什么回应时代发展的召唤,用什么担纲国家使命?
1082亿元——这是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签约项目总金额,其中,军民融合项目和成果占相当大比例。
465亿元——这是去年在绵开工的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也是绵阳乃至四川省最大的单体工业投资项目之一……一组组数据,真实反映出绵阳军民融合热度的不断飙升。
从三线建设时期的大后方,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最前沿,历经半个世纪沧桑巨变,三线精神、三线担当已经深深印在绵阳军民的骨子里,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城建设的强大动力,一座以军民融合为最大特色的科技之城,强势崛起。
一次历史抉择
三线建设,构筑绵阳现代工业骨架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于特殊的认识和特殊的需要,几十万建设大军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会聚到“三线”(主要指西北和西南)地区,开始了中国西部建设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举——“大三线建设”。
每一个重要的时代,总会留给许多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片段。但比起那些艰苦的回忆,更让建设者们自豪的是,正是那一场浩浩荡荡的战略转移,才造就了国家科技城的今天。
当年,24岁的刘玉珍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分配到绵阳国营第783厂工作。原本苏联援建的783厂,在中苏关系破裂、撤走专家后,留下的只有一幢尚未完工的厂房。个子不高、梳着两根大辫子的刘玉珍挽起袖子,从一砖一瓦开始,加入了783厂“开疆拓土”的艰苦创业,一干就是40年。
和刘玉珍一样,参加过三线建设的涪江有线电厂退休高工李潼振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总有说不完的话。“最让我难忘的是参与‘120海底同轴电缆载波通讯系统’的研制。这个国防科研项目的研制成功,充分体现了三线建设精神,那就是自力更生地奋斗、坚韧不拔地奉献……”
啃“最难啃的骨头”,攻“最难攻的难关”。响应三线建设号召,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远离故土,在绵阳这座陌生城市安家落户,艰苦创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地处西南腹地的绵阳开启了自己的国防科工历程:“一五”期间,长虹、九洲、华丰等一批大型骨干军工企业部署在此;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启动,一批国防重点科研院所也先后入驻;随着大批三线企业的出现、大量三线产品问世,绵阳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制造基地之一。
一次转型发展
破茧重生,融合发展探索富民之梦
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后,随着国家战略重心转移,军工单位订单锐减。当时,拥有3000多员工的783厂,一年的订单任务才区区数十万元。在历史转折时刻,是守着回忆就此沉沦,还是冲破束缚放手一搏?绵阳人选择了后者。
国防军工单位的“二次创业”漫长而艰难。第一个“吃螃蟹”的是长虹。从上世纪70年代生产黑白电视机开始,以长虹为代表的绵阳国防科研单位,迈出了“军工自转”艰难的第一步。上世纪80年代末,“长虹”从一家神秘的军工企业成为了全国家喻户晓的彩电品牌企业。“从收音机到电风扇、微波炉,什么能赚钱就生产什么,总之就是为了活下去。”许多上了年纪的绵阳军工企业的员工,对当年艰难的探索依然记忆犹新。
不仅是长虹,拥有23位院士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其“军转民”工作也一度面临转型的艰难。当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属某研究所为了将一项从俄罗斯引进的技术工程化,展开了长达10年的攻关。基于这项技术成立的利尔化学成为中物院下属的首家上市公司,并成功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全球第二大吡啶类原药供应商。
无论是一个人的成长,还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命运,历史总是把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通过多年实践,绵阳紧抓被列为全国“军转民科技兴市”试点城市机遇,把“科技兴绵”战略融入“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新阶段,不断加速军转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长虹、九洲等企业成为全国军转民杰出代表。同时,通过“两转”改革试点,打破了绵阳军工产业长期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军民融合的壁垒彻底打破,全市经济也快速发展。
传承国家使命,革新发展之路,这是绵阳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初衷。2000年9月,中央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为绵阳市探索军民结合新路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自此,绵阳以根基在军工、出路在民品的理念,初步构建起推进军民结合的体制机制,催生了一批军民结合科技型企业,探索出一条绵阳特色军民结合发展之路,军民结合双向互动在科技城建设浪潮中全面启动。
一次国家试验抢抓机遇,军民融合闯出发展新路
继在成都投资建设AMOLED(柔性)生产线之后,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绵阳项目去年底正式开工。可以预见的是,两年多以后,跑步的时候把手机“戴”在手腕上,出门逛街时像折纸巾一样把平板电脑折起来放衣服口袋,搬家的时候把电视机像画一样卷起来……这些尖端产品可能就是“绵阳造”。
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启动以来,绵阳市不仅在招商引资上下大力气,还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于创新,着力打造军民融合发展“绵阳品牌”。
绵阳市积极建立完善院地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等,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子,破解军民融合发展的最大症结——“剃头挑子一头热”。此外,绵阳市还联合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用利益联结机制把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军工企业、高等院校“捆绑”在一起,初步构建起军地互动交流、国防重点保障、军民资源共享、多方联合促进的“四种机制”,变地方“独舞”为军地“共舞”,实现投入一种资源、产生两种效益的“兼容型”“双赢式”发展,构建起“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崭新格局。
如何打通军工科技与民用产业之间的“通道”,实现科技与市场的完美碰撞?近年来,绵阳市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啃骨头、下深水,着力唤醒“沉睡”的科技资源,推动科技成果向发展成就的“核裂变”。
去年,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是全国惟一的军民融合技术交易平台。其关键就是做好技术交易这桩“大买卖”,用好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等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院地共建军用技术再研发转化平台和民口参军对接平台,从而建成国内首个军民两用技术输出和成果转化基地。
一种城市格局科技创新,融入绵阳城市发展肌理
舟大者任重,担当者有为。当国家战略在绵阳交汇叠加,国家试验在绵阳探路开局,绵阳的发展格局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去年10月21日,全国首家军民融合保险企业在绵阳市落地。鲜为人知的是,这家人保财险绵阳军民融合支公司从动议到获批成立,仅仅用了几个月。人保财险绵阳军民融合支公司是绵阳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成果之一。背后能够窥见的是,进入2016年以来,绵阳市进行了一系列“开先河式”的探索,以慢不得、坐不住、争一流的决心,跑出了军民融合发展的“绵阳速度”。
以核心企业带动为特点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将长虹集团作为试点突破口,通过中征平台、长虹集团供应商管理系统、金融机构信贷系统三方IT对接,为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一体化线上融资对接服务;制定实施《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三类共10项认定标准,目前全市已有238户企业通过认定,后续还将建立军民融合企业大数据库,制定符合军民融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配套政策……
不仅如此,为了让智慧源泉充分涌流,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绵阳市近年来举措连连:出台20余项政策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加速聚集;每年省、市共同出资设立6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绵阳,从三线建设的大后方走来,沿着历史的轨道,走到全面创新改革的最前沿,其中不变的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和“三线精神”熔铸的魂魄。
新闻推荐
16日凌晨,绵阳城区突降强降雨并伴有短时狂风,4小时降雨量达到70毫米,造成城区大面积积水、停电、市政设施受损,多处树木被狂风刮倒。市市政、绿化、环卫、交警、电力、城管、路政等部门连夜出动抢险...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