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穿越于历史和现实间的理想主义者 ——绵阳当代散文创作论之陈霁

绵阳日报 2017-07-09 07:32 大字

□孔明玉(绵阳)

在绵阳的当代作家中,对于散文创作的专一、专情、专业程度,无疑首推陈霁,除了对散文充满那份特有的独钟,他几乎不涉足其他任何文体。或许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份特别的专情和执著,历经数十年的坚持不懈,陈霁陆续推出了多部散文集。如果说在《灿烂时空》、《五彩风景线》、《山河故事》等这些早期的散文集里,陈霁更多地表现出了对“地理志”、“旅游志”、“风物志”之类物态文化的浓厚兴趣,存有明显宣扬地方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等价值取向的留痕,那么自新世纪以来推出的《诗意行走》、《城外就是故乡》、《白马部落》三部散文集,便以一种兼容了理想主义豪迈气性和现实主义写实精神,且富有现代意味的美学观念、文本探索的思想动能,为我们显扬出一个当代散文作家强烈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人文襟怀、美学观照,以及一颗始终处于审美节律变奏的诗意灵魂,也由此铸造了他的创作个性、散文风格、美学品质。有鉴于陈霁早期散文之于后期散文在美学含量、精神内蕴、文本纯度等方面所存在的较大差异性,本文便以他的《诗意行走》、《城外就是故乡》、《白马部落》作为主要的论述对象,旨在探究他散文的艺术价值,以及对于绵阳本土文学的意义。

《诗意行走》可谓陈霁散文创作才华的大爆发,给有些沉闷的四川新世纪散文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重塑了四川散文形象,也从思艺的高度引领了绵阳新世纪散文的跃然前行,而成为一种具有标识意义的散文艺术范本。在这本散文集里,先前朴实无华、含蓄低调的陈霁,一下子换变成为一个气性豪迈、激情奔腾的浪漫之人,他擎着理想主义的大旗一路高歌猛进,恣意放怀于中国的大江南北,纵情俯仰于神州的壮美山河,深沉穿越于华夏的古往今来,或以一个思想者的理性、睿智细致考量过往历史和当下社会,或以一个文学家的人文情怀深层浸渍大地物象和芸芸众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和浸渍,陈霁才能以一种力度与深度、广度与厚度兼具的笔触切进中国社会的历史腹地、现实内层、文化腠理,以富有当代语言美感的散文话语发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于是便有了《九曲黄河》《飘雪的兰州之夜》《贡嘎在上》《为了一个可怜的皇帝上景山》《雪地上的甘州》《追随李白去青莲》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且不说这些散文所抵达的思想高度和精神高度,仅仅是它们所扬厉出的理想气质和所彰显出的艺术境界,便让广大文学受众得以充分领略到一个中国当代散文作家那种特出的生命诗意、思想睿智、胸襟放达、理想豪迈、人文张扬、精神挺立。从散文艺术维度予以审视,《诗意行走》的审美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对现代散文多种美学元素所进行的有力整合、恰宜处置和贯通运用,更在于它卓有成效地突破了中国传统游记散文写作已然模式化的艺术桎梏,一方面用艺术处置的方式将“外宇宙”和“内宇宙”进行了现代性的深度汇融,另一方面则将分置的各种事件、人物、场景、细节集于一体进行综合性的美学考量,挥毫洋洋洒洒,行文波折起伏,篇幅长制浩大,语言鲜活灵动,充分彰显出了作为新散文的艺术魅力。于是我们可以洞见,在对《诗意行走》的整体构架中,陈霁的专情之深彻、用心之精博、立意之高远,能够斩获四川文学奖,实至名归。

《诗意行走》的巨大成功,有力提升了陈霁作为散文家的形象内涵,极大丰满了作为地域审美文化符号的绵阳文学,同时也暴露出他散文的弱点:面对“自我”的缺失和面对现实的缺席。对于这样的不足,无论是富有较高文化自省力的陈霁还是充满文学仪式感的陈霁,都保持了足够的理性和清醒。重装之后的陈霁便再度出发,以现实主义关怀信步于历史和现实,呈奉出散文集《城外就是故乡》和《白马叙事》。收录于《城外就是故乡》里的绝大多数散文无一不在表明陈霁在题材选取、思想表达、散文风格、审美倾向的新变。在这些散文里,陈霁有意识地将关注目光聚焦于自己的生命成长历史和社会复杂变迁,通过对自身生命成长曲折历程的深情回溯,对乡土社会沧桑历史变迁的描述,对亲情与乡情、往事与岁月的深情眷顾和深沉缅怀,来力显他对于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精神观照。关于《城外就是故乡》的评价并不少见,这些文章的观点都同指它的艺术成就在整体上略逊于《诗意行走》,但从另一种意义维度看,它又鲜明地显现出不同于《诗意行走》的三个特点或优长:一是理想主义的退后和现实主义的登场,注入了更为丰富更加沉厚的写实精神意味;二是增大现实书写和终极关怀的力度、深度、广度,有效地填补了《诗意行走》留下的某些空洞意义能指的空白;三是将过去的“外视角”转换为当下的“内视角”,创作主体从文本背后挺身而出,直接同自我内心、自我灵魂对话,凸显出鲜明的自视属性和自审精神。从这种意义上说,《城外就是故乡》也别有一番艺术韵味和文学价值。散文集《白马部落》则是以一个探寻者、体验者的双重身份深入到平武白马藏乡及其整个白马部落的内部,从历时性的纵向维度叙述白马部落的前世今生,以极富想象力的散文话语来进行宏大的民族文化学意义的艺术建构,也展现出陈霁对于这个特有的少数民族的生存史、心灵史、文明史的精神观照和审美发现。

从《诗意行走》到《城外就是故乡》再到《白马部落》,穿越于历史和现实间的陈霁,以他长期的散文艺术探索和不凡实绩,不仅给我们昭示出一条清晰的散文创作路径,彰显出一种特有的理想主义精神,也揭示出他的艺术建造是具体实践与理论总结并行的本质,追求发展变化和富于创新意义,又有自己的选择和侧重。这种矢志不渝地追求精神,的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只是这样的追求是单纯意义的题材选择,还是简质向度的形式探索,抑或两者的高度融合或是离散,所带来的将是思想的提升还是审美的削减?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作者系文学硕士,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新闻推荐

用完共享单车 请送它们回“家”

随着共享单车的兴起,在方便广大市民出行的同时,诸如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也随之突显。为此,绵阳市城管部门在城区新规划设置了380余处非机动车停车区,以方便市民存取共享单车。这些非机动车临时停放...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