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名国省“千人计划”专家、173名领军创业人才、910名博士, 解码绵阳,缘何能从海内外引进如此多的“高精尖缺”人才?——双创时代,绵阳这样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任毅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与批示达一百余次,释放出我国要走一条“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国家复兴之路的强烈信号,也标志着我国推动人才创新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以建设“人才高地”与“创新特区”为指引,绵阳,这个肩负着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路径、创造经验、作出示范”的科技之城,在着力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与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中,切实把人才作为全市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金钥匙”,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吝投入保障人才,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与绵阳品牌的人才集聚与人才使用模式。
聚才之策 >>>
○ 倾心构建人才集聚新高地,形成富有绵阳特色的“1+16”的人才政策体系,努力在区域人才竞争中锻造出其他地方“望尘莫及”的比较优势。
在共和国广袤的土地上,绵阳,这座曾经为共和国孕育出“两弹一星”的城市,如今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与军民深度融合两大国家战略下,肩负着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光荣使命。
承接使命,砥砺前行。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把科技城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的目标,绵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这一科学论断,提出牢牢把握人才“第一资源”与创新“第一动力”,以构建“人才高地”来锻造绵阳“创新高地”及其打造“产业高地”。
由此,在系统谋划人才创新创业蓝图中,绵阳充分结合中央、省支持国家科技城建设系列极富含金量的政策,并根据国务院有关领导对绵阳科技城建设“五地”的要求(即把绵阳科技城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军民融合示范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科学而又精准地出台了四川省首个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文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绵阳科技城创新人才汇聚地建设的意见》,提出将绵阳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机制完善、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文化活跃、创新创业人才涌现”的国家科技城创新人才汇聚地。
在此基础上,绵阳此后又相继出台了16项具体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以引进培育以战略型科学家、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创业型企业家为重点,力争到2020年引进符合绵阳“两新”产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000名高层次技术人才和100个创新创业团队的“千英百团”聚才计划,也包括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涌泉计划”及其充分发挥“两院”院士与外国专家创新创造作用的《绵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绵阳科技城外国专家奖励办法》等,从而从制度层面形成了富有绵阳特色的“1+16”的人才政策体系,其深度、广度与精度均走在了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前列。
尤其是在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对外开放“四个结合”中,绵阳首先就表示坚持做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在整合资金力量的基础上,绵阳提出对于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和产业化项目,其创新人才和产业团队最高可分别给予500万元和2000万元的资助。受惠这一整套良好的政策体系,绵阳引进国省“千人计划”专家58名,领军创业人才173名、博士910名。目前,全市各类人才的总量达到73万人,人才密度位居西部前列。正日渐成为创新人才的汇集地与高新产业的集中地。
用才之略 >>>
○ 匠心搭建人才发展新空间,围绕绵阳着力培育发展的现代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这两个“一号工程”,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推动绵阳在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中,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与“中国西部电商城”。
今年6月21日,绵阳与华晨集团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达30亿元的华晨集团南方基地汽车整车项目落户绵阳。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税收4.5亿元,带动当地就业1万人。由此,将形成一个集整车、发动机、汽车零部件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
继千亿电子信息产业之后,绵阳把汽车产业作为全市“两新”产业着力培育的又一核心产业,集聚了65家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成为宝马N20发动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在以科技为引领,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上,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四川汽车工业股份公司绵阳新能源生产基地”。
此间,为推进绵阳汽车产业迈向高端,绵阳相继与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组建了新能源汽车重点研究室、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重点室和整车试制中心。促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与四川汽车股份公司绵阳新能源生产基地共建“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整体引进清华大学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以此推进绵阳建设“四川第二大汽车产业基地”、“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和“西南地区重要的智能汽车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在“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益中,绵阳人才工作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的“两新产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全市现代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以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这个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突出聚焦产业与高端引领,全力引进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与带动作用的高层次人才。仅去年就柔性引进3名院士和德国宝马N20发动机项目专家波特杰特等在内的60余名国外专家,同时与德国、法国、意大利、以色列和白俄罗斯等5个国家成功对接42个引智项目。
特别是结合中央赋予的在绵阳开展的以军民深度融合为特色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绵阳去年发布了全省首份军民融合人才培育方案,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军民融合重大人才团队资助项目,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工作。几年间,绵阳在北斗导航、核医学、物联网等领域催生了238家军民融合企业。着力构建全国领先的军民融合创新转化、产业培育、人才集聚、开放合作和服务保障“五大体系”。
一组来自绵阳有关方面的数据表明,去年,绵阳人才最为密集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和1000亿元,在全市工业中的占比分别达到53.5%和36%,继续保持全省领跑优势。人才聚集最快的电商产业,去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450.57亿元,同比增长28.99 %,继续稳居全省第二位,跻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的城市。
留才之道 >>>
○ 潜心锻造人才成长新生态,强化对人才创新创业现实需求的政策供给,包括设立年6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正创业的人创好业,善创业的人创大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创业示范区。
“在绵阳这座活力与激情迸射的创新之城,我这位60后的创客迎来了我美好的创业人生!”
刘高川,这位早年曾在国防科技大学主攻火箭发动机与飞行力学专业的研究生,过去先后在北京、上海分别担任上市公司和央企的技术总监与总经理。2015年,他选择来到绵阳成立四川宝天智控公司,主要面向军用和警用提供特种智能无人机等产品。他说,在绵阳这样个无忧的创业环境与给力的政策帮扶下,在短短的时间里,他和他的研发团队所研发出的核心产品——球形无人机和核心部件“飞行控制系统”,就一举拿到国际国内17个大奖,获得黑马创业大赛全国冠军。
据绵阳市人才办的领导介绍,5年来,绵阳仅通过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就累计资助了像刘高川这样的创新创业项目达697个,资助资金达到2.3亿元,其中单个项目最高达到200万元以上。与之同时,绵阳还根据创新创业从创意萌芽、蓄势培育到稳定成长、发展壮大,相继出台了旨在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涌泉计划”与旨在激励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领航计划”,实现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全生命周期支持,全成长环节呵护”。
就此,绵阳不仅制定了具体的培育措施,而且出台了“真金白银”的扶持激励政策。如,对新注册或新认定和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全程享受13项政策的扶持,包括新注册的企业可享受免费全程代办服务;新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享受注册地县市区(园区)5000—10000元/户的补助;入驻孵化器两年内办公场所租金全免、第三年享受50%减免等。也包括在鼓励企业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上,对通过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的企业,绵阳分别给予5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等。
“在这里,带着富有创意的大脑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就可以实现你的创业梦”。据了解,绵阳近年来从建成涵盖国家孵化园、科技城国际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在内的100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和孵化平台,到对前往的优秀人才发放《高层次人才证》,在落户、保险接续、方便就医和子女就学等方面实行专人负责,从建成“拎包入住”的500套科技城青年科技人才公寓、设立年1000万元创业人才的购房补助和年500万元的优秀返乡人员专项资助资金,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推进幸福美丽绵阳建设,推动城市变景区,绵阳厚植创新环境,打造创新高地。
在这一充满希望的“阳光”与“土壤”中,去年以来,绵阳不仅引进了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科技城分中心与英国剑桥科创孵化园等全球顶级的智力资源与创新团队,而且还相继引进了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和总投资额达453亿元的汉能绵阳移动能源产业园等具有重大引领性与带动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近三年来年均新增量达到2000家以上,预计今年可突破10000家。在创新中国的时代大潮中,坚持以人才高地锻造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的绵阳,正大踏步地向全国创新创业示范区迈进!
新闻推荐
“展示发展新成就”系列报道 凝聚共识 砥砺奋进 开创职教新篇章 ——来自游仙职业技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报道
世纪之交,职业教育风云际会,潮起潮落。坐落在青龙山的游仙职业技术学校,在这场大浪淘沙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所创办于2000年的中等职业学校在短短的几年里得以转型发展一跃成为绵阳市全日制重点中等...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