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时评杂谈高考已非社会热点

绵阳日报 2017-07-02 07:32 大字

□刘大军(绵阳)

一年一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前前后后,总会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社会波澜。

开考前,家有考生的家长及其亲友团队自是忧心忡忡而又充满期待;一些收费高中铆足了劲头等待高考喜报,以优势的上线率、录取率吸引更多的生源,把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学校做大做强成“高考工厂”;接待考生和陪考家长的宾馆酒店照例谋划着调价的预期;承揽谢师宴、庆功宴、亲友团聚宴、壮行宴的饭馆酒店早就制作好了宣传广告,时机一到就会满大街散发,喜迎各路新科才俊欢宴。加上三年寒窗期间海量的教辅读物、试题试卷销售,学区房售卖与出租,营养液营养餐的供应,高考这条产业链已然成熟,或多或少地活跃了疲软的消费市场。

冷静观之,深长思之,广而言之,高考这个轰轰烈烈的社会热点多半是获利者将其当着产业发展,人为地制造出来的,现如今,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也算不上。

从实质和效果来看,高考只是教育部门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为高等学校招收新生举行的一次资格测试,是一项了无新意的常态性工作。和人们日用三餐、夜有一宿一样平常。高考并不影响国际格局的改变,也不影响国计民生,何以闹腾得那般惊天动地?

从1977年冬季恢复高考制度到今天,四十年时间倏忽而过,大学也从精英教育衍化为普及教育,从1998年的大学扩招到一个地级市拥有十来所大专院校,人人都挤高考这座独木桥的时代早已结束了,上大学已成为稀松平常之事,如果你有足够的银子,读个硕读个博留个洋也不是什么难事。再说从大学读出来的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社会栋梁转化成了打工者、求职者、待业者,头顶上已无光环照耀,谋生之路、创业之路、安家立业之路还很漫长,读个大学有什么值得全社会关注的?

多年前社会上有句流行语: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不读大学更找不到工作。这确实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如今这个现状依然没有改变。除一部分家境好、学生学业好并且有高远的奋斗目标的家庭外,绝大多数的家庭送子女上大学的目的非常明确:通过上大学改变子女的命运,说得直白点,就是能在城里找个好职业,有个好晋升,若能跻身于公务员行列,那是给祖宗八代烧高香的荣耀事了。所以,大学年年招,学生年年考,家长把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一纸毕业证书上,不惜用百倍、千倍、万倍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中的艰辛,倒是值得社会广泛关注的。可惜的是,关注高考的脚却停留在了考生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瞬间,读书和求职的艰难曲折有多少人实质性关注过?

把高考当着社会生活的热点,实际上是受科举制度思维所支配。而大众社会对古代科举考试的了解大多是从传统戏曲、古典话本小说那里吸收的。什么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什么新科状元及第,披红挂彩打马游街,什么官封八府巡按,荣归故里洞房花烛,把一场考试达标当着了鱼跃龙门、咸鱼翻身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古代科举考试是比较完备、比较公平的文官选拔制度,通过秀才、举人的“学历”考试阶段,方能参加全国的进士统考;获得进士头衔者,还要在翰林院继续学习,边工作边接受考查,历练成熟了,最多外放一个七品县令。当今的大学,不是培养、储备文官的翰林院,纯粹是一个培养思想品德、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职业技能的场所,没有那么神,那么崇高。邻里街坊间,那家没有出个大学生?在闹市通衢,散发小广告的大学生多了去。考个大学,值得那么咋咋呼呼闹得满世界不得安宁么!再说,与高考有关的社会成员在十三亿芸芸众生中,毕竟是少数,何必绑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无关群众参与高考炒作呢!

当然,高考虽然不是鸡肋,但仍然有人反复咀嚼着它的余味——因为在这条产业练上,有太多的利益太多的收获,弃之岂不可惜!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新闻推荐

涪城区:干部群众诵读经典迎“七一”

本报讯(蒋威权记者张登军)“盛世颂太平,雅言传文明;喜迎十九大,永远跟党走。”昨(29日)晚,涪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涪城区庆祝建党96周年暨第八届中华经典诵读总决赛在城区铁牛广场举行,涪城区辖区的干部群...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